社评: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承诺说到做到
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西方国家长期控制话语权和政治议题主导权。西方国家之所以关注气候变化,是因为他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面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竞争,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利用绿色环保组织提出的气候变化问题,制定新的规则,建立新的发展秩序,阻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现工业化。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甘心受到束缚,在气候变化大会上多次明确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到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各方妥协之下,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必须对历史负责,通过设立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
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言而无信,始终不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埃及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异想天开,要求中国等工业化国家承担赔偿责任。他们的理由是,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出于对未来负责,也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种搅混水的做法,曾经一度使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陷入混乱。
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与各方磋商,最终达成设立基金帮助遭受气候灾害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协议。这是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贯彻落实。
中国高度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且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达到最高值,206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中和。中国说到做到。近些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等领域大踏步前进。
2021年中国风力发电总量占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35%,而美国和欧洲联盟各占21%。中国光伏发电占全球光伏发电总量的32%,而美国祗有16%,欧盟祗有16%,中国光伏发电在全球光伏发电的总量正好是美国和欧盟的总和。(转引自参考消息网2022年11月19日)
中国在清洁能源生产方面,不仅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生产工艺、材料和经营模式,而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新能源产业建设。中国企业帮助卡塔尔建设的体育场馆和现代化城市,普遍采用清洁绿色能源。卡塔尔世界杯足球比赛场的能源使用完全符合国际足联清洁能源标准。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就地取材,发展绿色能源产业。非洲偏僻乡村因为使用中国光伏发电太阳能技术,不仅用上了家用电器,而且提高了教育水平。中国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各项目标。
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中国不纠缠历史,也不计较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动机。中国充分意识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培育清洁能源产业,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中国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领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形成了可靠的装备制造能力,而且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发电效率。中国大街小巷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印度尼西亚举办的20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电动汽车穿梭往来,为各国官员提供良好的服务。
新能源带动中国材料技术、工艺技术快速发展。中国围绕着新能源产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中国在清洁能源设备主要零部件制造领域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中国不仅可以制造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发电机叶片,而且可以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基地。
中国不仅在发电领域积极探索,依靠新技术提高发电效率,而且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储备方面作出巨大的努力。中国在传统抽水发电储能技术基础之上,积极探索空气压缩储能技术,并且制造更为廉价的电池设备,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试验装置。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中国充分意识到,在清洁能源发展领域,没有最好,祗有更好。传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路线存在一定的局限。在中国北方严寒地区,电动汽车发电效率大幅度降低,一些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迅速增加,直接影响当地电动汽车出租运营。中国积极探索建设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产业基地。在中国北方地区核电站作为清洁能源基地,已经开始向千家万户供暖。在中国安徽合肥科学家研制的核聚变装置,发电时间越来越长。如果中国核聚变技术成熟,用于清洁能源生产,那么,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不仅如此,中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中国正积极探索,在低轨道部署太阳能装置,克服地面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的缺陷,在浩瀚的宇宙太空部署若干个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直接向特定地区提供照明和电力。中国在太空经济发展领域大步向前。
中国决策者已经意识到,产业布局和能源战略必须相互协调。究竟是让中国传统产业跟随中国能源战略向西部移动,还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输变电网络向东部地区输送。这不仅关系到中国产业布局和绿色发展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问题。
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将一些高耗能产业逐步搬迁到中西部地区。一方面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中西部地区绿色清洁能源消费问题。假如中国重新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建设若干工业化城市,那么,不仅可以让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点地区,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中西部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领域,不仅有长远的战略规划,而且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国充分利用西高东低的地理优势,在中国大江大河修建水坝,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电。中国在开发水电资源的同时,借助于修建大运河设施,改变中国货物运输结构。今后中国将会有更多货物借助于自然河道和人工运河运输,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中国大力发展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减少传统飞机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如果中国在省会城市之间修建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那么,中国在传统航空运输领域,将会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中国充分意识到实现承诺的艰巨性。中国没有丝毫懈怠,一方面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今后航空飞机、燃油汽车等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大的运输工具,有可能会被逐步淘汰,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建立绿色交通运输系统。事实上,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已经实现完全电力推动,中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不管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如何制造事端,也不管发达国家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方面制定怎样的规则,中国都将以真诚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中国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问题上已经作出表率。今后中国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和实现清洁能源发展方面还将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西方国家长期控制话语权和政治议题主导权。西方国家之所以关注气候变化,是因为他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面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竞争,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利用绿色环保组织提出的气候变化问题,制定新的规则,建立新的发展秩序,阻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现工业化。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甘心受到束缚,在气候变化大会上多次明确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到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各方妥协之下,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必须对历史负责,通过设立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
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言而无信,始终不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埃及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异想天开,要求中国等工业化国家承担赔偿责任。他们的理由是,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出于对未来负责,也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种搅混水的做法,曾经一度使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陷入混乱。
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与各方磋商,最终达成设立基金帮助遭受气候灾害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协议。这是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贯彻落实。
中国高度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且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达到最高值,206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中和。中国说到做到。近些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等领域大踏步前进。
2021年中国风力发电总量占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35%,而美国和欧洲联盟各占21%。中国光伏发电占全球光伏发电总量的32%,而美国祗有16%,欧盟祗有16%,中国光伏发电在全球光伏发电的总量正好是美国和欧盟的总和。(转引自参考消息网2022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