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稳中有进助推经济“加速跑”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2024年12月30日,宁波舟山港—德国威廉港首条直达航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是目前宁波舟山港至欧洲最快的直达航线,可大幅减少我国长三角地区与西北欧之间的海上运输时长,将原有的45天航程缩短至26天,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起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物流成本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是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政策引导和协调推动下,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扎实推进,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与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9.0万亿元,同比增长4.1%。2024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物流需求有所回暖。在政策拉动、需求多样等因素影响下,新旧动能叠加、交替回升态势更趋明显,物流需求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高品质加快转型。

  “2024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重要保障。2024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该负责人表示,从物流与经济数据对比来看,物流实物量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物流活跃性良好,全年各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均维持5%以上,均高于同期GDP增长;全年景气指数均值为51.7%,呈“前稳后升”格局,与货运量运行态势同步。

  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显着进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完善流通体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现代物流发展指明方向。多部门协同发力,宏观政策与物流专项政策紧密配合,一系列减税降费、降低成本、助企纾困举措陆续落地见效,有效提振物流需求,进一步优化物流营商环境。

  物流基础设施升级完善。交通物流网络体系日趋完善,2024年完成物流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5%,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铁路物流相关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铁路运输能力与物流效率提升。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0.7%,全国运输机场总数增至263个,民航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有所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