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州区:废弃老矿坑做文旅新文章

  中评社北京2月14日电/据人民网报导,面对废弃矿坑修复治理难题,天津市蓟州区科学规划,引入社会资本,利用矿坑地貌展开生态修复,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生态效益,还创新消费场景,开发文旅业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叠层自然研究所、星空帐篷营地、高标准室外滑冰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东后子峪采石场旧址的“天津市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春山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近年来,天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利用矿坑整治的特殊地貌,发展特色小镇、滑翔体验、民宿餐饮等文旅业态,蓟州区春山里项目就是最早开展生态修复的项目之一。如今,春山里小镇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废弃矿坑重披“绿装”,发挥生态效益

  据蓟州区副区长张旺介绍,蓟州区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重要的建材基地。其中,东后子峪矿区高峰时期有几十家采石场炸山取料。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山体植被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矿山创面也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隐患。

  痛定思痛,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蓟州区政府把位于燕山西大街以北、总占地1700余亩、矿坑治理区域用地800亩的东后子峪矿区列入矿山治理项目,引入北京春山里置业发展集团,建设成如今的春山里小镇。一直关注京津冀生态环保创新领域项目的崔巍从北京来到蓟州“创业”,成为春山里项目的创始人。

  矿坑如何修复?春山里项目组展开专题调研,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与蓟州区政府成立联合工作组,形成成熟思路和框架后展开修复。

  天津市规划资源局蓟州分局三级调研员王丰介绍,项目采用爆破和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清除危险岩体、降低山体高度,再用机械削坡,修成像梯田一样的层层台阶,在每级台阶上修建种植槽,槽内垫上1米左右厚度的种植土,保证植被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