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种业 筑牢农业“芯”根基

  中评社北京2月14日电/据央视网报导,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结合科技、金融与人才等发展要素,在寸土寸金的国际金融大都市打造上海特色农业,这一命题成为了上海各界思考的农业未来。银行业同样参与其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高技术核心产业。保障种业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精准施策,把支持种业发展提升到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位置,不断丰富信贷产品体系、优化客户服务质效,以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长久以来,种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诸多制约。企业用款明显受季节影响,且具有轻资产、缺担保等特征,这使得它们常常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为消除企业融资瓶颈,在上海市种业管理部门的引导下,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深入调研全市种业客群。工作人员通过全面梳理企业分布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实地走访样本企业等方式,精准勾勒出种业企业的画像,定制了针对种子贷款的专属普惠金融服务方案,及时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上海市青浦区的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这家公司主营“申菇”洋香瓜、“黄欣”西瓜、“金童”“玉女”系列樱桃番茄等种子品种。每年八九月份种子收购季,企业需要大量流动资金。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自有资金早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瞭解到企业的融资诉求后,第一时间为企业送去定制化种子贷款金融服务,及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笔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能够抓住最佳收购时机,保障种子质量。”

  上海某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也借助中行的支持实现了新跨越。作为中科院下属的科技型小微种业企业,该公司运用全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生物信息学等先进技术开展导航育种,致力于突破中国种业“卡脖子”难题。此前,企业在银行的授信主要依靠股东担保。为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缓解资金压力,企业向中行寻求创新融资解决方案。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迅速响应,鉴于行业的高成长性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短时间内为企业提供20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帮助企业优化了资金结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负责人表示:“中行的金融支持不仅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更让我们有信心在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