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民语中评:美国去风险 或会约束台独
中评社台中6月24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华,东海大学通识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根据中美双方释出的讯息来看,该会晤的实质效益并不多,暂时看不到具体的利益交换,双方主要还是在设下护栏、各自划定底线,可以确定两强都有意管控风险,可以预期,美国将适度减缓操作“台湾牌”,甚至是约束“台独”,以避免竞争成为冲突。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19日访问中国,依序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这是今年2月中美爆发高空气球事件,布林肯取消访问后,再次重启访中行程。布林肯在会后召开记者会表示,美国并“不寻求在经济上压制中国”,并强调,贸易量增加,中国的经济成功对美国也有利。并重申美国的“一中政策”未改变,美方也不支持“台独”,不愿两岸现状改变。
针对这次会晤,潘兆民表示,依照美国目前整体的战略结构,以及布林肯出访中国的谈话可以观察出,现阶段美国以“去风险”为主要诉求,由于近来美中强势竞争的态势之下,国际地缘政治的风险正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在美中长期失去沟通管道的情况下,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陡升。加上白宫目前正面临内政表现不佳的负面效应,美国总统拜登声望低迷,倘若外交事务也做不出成绩,拜登政府将面临内外交迫的窘境,因此美国才会如此积极重启对中国的高层对话,就是为了控管风险。
他提到,美国对中国的压制不可能趋缓,因为这攸关到美国的霸权地位是否能维持,只是美国也不希望与中国进入到冲突,甚至是兵戎相见的地步。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方面先前对于美国提出互动的讯号,都采取强势姿态回绝,这次却由习近平亲自接见布林肯,代表中方也认为有必要再次重申底线原则,而由习近平出面,可以显示出北京对双边互动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视,美国若要维系与中国的沟通关系,必须谨慎看待,避免逾越。
因此,潘兆民认为,可以预期,美国将适度减缓操作“台湾牌”,甚至是约束“台独”,以避免竞争成为冲突。美中现阶段彼此都希望找到重新开启对话的契机,过去美中之间的恶意螺旋急遽攀升,全球都相对担忧。所以布林肯这次也强调,美方无意寻求冲突,并重申乐见经贸合作,也表态不支持“台独”。
他说,在上述前提下,如果民进党贸然挑战中美所共同设下的护栏,例如寻求“台独”,就等同于单方面破坏了台海稳定,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国不允许,美国也反对,台湾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或许会有所转圜,这是未来值得观察的走向。当中美各自将红线画出来以后,也很清楚的告诉民进党政府,现在的角色应该是扮演稳定台海和平、稳定中美关系的功能,而不是去寻求破坏当前结构的“麻烦制造者”。
中评社台中6月24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华,东海大学通识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根据中美双方释出的讯息来看,该会晤的实质效益并不多,暂时看不到具体的利益交换,双方主要还是在设下护栏、各自划定底线,可以确定两强都有意管控风险,可以预期,美国将适度减缓操作“台湾牌”,甚至是约束“台独”,以避免竞争成为冲突。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19日访问中国,依序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这是今年2月中美爆发高空气球事件,布林肯取消访问后,再次重启访中行程。布林肯在会后召开记者会表示,美国并“不寻求在经济上压制中国”,并强调,贸易量增加,中国的经济成功对美国也有利。并重申美国的“一中政策”未改变,美方也不支持“台独”,不愿两岸现状改变。
针对这次会晤,潘兆民表示,依照美国目前整体的战略结构,以及布林肯出访中国的谈话可以观察出,现阶段美国以“去风险”为主要诉求,由于近来美中强势竞争的态势之下,国际地缘政治的风险正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在美中长期失去沟通管道的情况下,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陡升。加上白宫目前正面临内政表现不佳的负面效应,美国总统拜登声望低迷,倘若外交事务也做不出成绩,拜登政府将面临内外交迫的窘境,因此美国才会如此积极重启对中国的高层对话,就是为了控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