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焦企业感受 凝聚发展合力
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8年在春节假期后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出台行动方案,一年更新一个版本,如今已是“8.0版”。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上海已累计实施1101项任务举措,全市营商环境显着改善。截至2024年底,上海实有企业289.8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17户,在全国排名第一。
今年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企业感受”成为热词。行动方案8.0版首次将“提升企业感受”写入文件标题。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升企业感受,是此次行动方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真正让惠企政策可感可及,行动方案下了不少功夫——
文本凝练,注重“用户意识”。行动方案共涉及五大方面58项举措,相比6.0版的208项和7.0版的150项,举措再次大幅减少,背后是“用户意识”——出台政策举措,企业只有看得懂,才会有感受。语言表述更加凝练、易懂,少了“穿靴戴帽”,多了具体做法,力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直奔主题。
举措精准,直击企业“痛点”。行动方案在起草前的调研阶段,就注重全面排摸各方需求建议,形成了189条需求清单。其中,既有企业和商协会反映较多的融资、政策服务、监管检查、公平竞争等共性问题,也有企业在办手续、接网络、开发票时遇到的个性痛点。对此,58项举措一一予以回应。行动方案还明确,涉企政策制定要充分听取经营主体和商协会意见,对普惠性政策征求意见时,原则上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50%。
“怎样才算真正‘可感可及’?要让企业来说话。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知道。消除政策与企业感受之间的‘温差’,就要与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奔着问题去,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来传递温度、提升感受、提振信心。”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建设处副处长孔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