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两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中评社╱题:数字赋能两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作者:肖日葵(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执行所长/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温州市台湾研究中心社会文化教育研究所所长;陈皓若(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的核心主题。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在推进“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数字治理不仅拓展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更成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可以促成台企数字转型升级,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可以便捷和扩大两岸民众交流互动,健全台胞社会参与体系,促进台胞社会融入;可以丰富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筑牢两岸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之,数字治理将为两岸融合发展、同胞心灵契合注入新动力,使得两岸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更加高效、深入和丰富,成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指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202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实施金门居民在厦门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以及打造海峡两岸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情感融合“三个示范样板”和构建福建全域融合新格局。可见,如何全面推进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成为学界和实务部门的重要课题。随着数字时代来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被引入政府治理中。数字赋能两岸融合发展日益成为新时代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新兴模式。探寻数字赋能两岸融合发展的意义,把握新时代的机遇窗口,探究赋能路径,将有助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一、数字赋能两岸融合发展的背景

  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化了数字治理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①。涉台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将数字技术引入到涉台治理,成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政策的重点方向。

  2023年9月发布的《意见》指出,“加强科技创新合作。鼓励闽台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在闽台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②。2023年11月,福建省发布贯彻落实《意见》首批15条政策措施,提出要建设“全省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线上管理平台”、实现平潭综合实验区开通台资企业注册业务“全程网办”等与数字技术相关的政策举措。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涉台公共服务质量、资金支持台企数字化转型,从而推进两岸社会、经济、情感融合,成为全国各地落实惠台政策实施细则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就业创业领域,鼓励搭建各类人才网站、线上招聘系统,甚至开发台胞专用模块,为台胞求职应聘提供便利。此外,提倡建立就业公共信息平台、网上服务平台,以支持台胞查询招聘信息,幷对接用工需求。通过此类平台,台胞可以线上报名数项职业资格考试。又如,在政务服务领域,倡导政府部门建设台胞公共服务网络平台。进一步升级完善识别、读取电子台胞证信息的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各类网络系统对台胞证的兼容,拓展台胞证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便利台胞移动支付及自主办理项目。

  由此可见,涉台公共服务诸多领域都提及了对数字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应用数字技术,发挥数字化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政策文件和细则的现实要求。数字赋能两岸融合发展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二、数字化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

  数字化对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第一,数字基础设施联通两岸,可以规避种种政治和技术障碍,畅通两岸民间交流通道,有效地扩大两岸人员交流互动,让两岸同胞在网络空间实现互联互通,让两岸的科技、文化、农特产品进行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数字化推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让两岸物流人流便捷通达,促进台企转型升级,深化经济合作,构建两岸共同市场,更有力地促成“以通促融”。第二,数字化有效助推惠台政策落地,提升为台胞台企服务的能力,更高效地实现“以惠促融”。第三,推进数字化,依托数字化经济,有助于提升台胞、台企的获得感,造福台湾同胞,同时数字化能够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拉近两岸民众的血脉亲情和文化情感,更好地实现“以情促融”。

  (一)数字化突破时空限制,拓展两岸同胞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民进党上台以来,奉行“台独”意识形态,拉升两岸政治对抗,将“对立对抗”的意识和观念渗透到岛内各个领域,蓄意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民进党执政时极力污名化、丑化大陆形象以及大陆惠台措施,深怕两岸民众深入交流之后,民进党所操弄的各种谎言被揭穿。为此,民进党当局不遗余力地通过政治、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来阻挠、恫吓、破坏两岸民间社会的正常交流行为,限缩交流的各种渠道。无论是官方渠道还是民间社会的正常交流,两岸同胞线下交流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条件下,藉由数字化、云端化的交流平台,可以实现两岸民众的跨地域化交流,也容易规避民进党当局所设置的种种障碍。换言之,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在线交流,能够超越传统渠道,赋予两岸民众更多“自由性”,使两岸民众实现隔空对话,从而突破民进党当局的阻挠。

  第二,数字化可以扩大交流规模,便捷化两岸民众交流。在线交流可以突破时空局限,节约交流成本。藉由数字化,两岸每一个交流者、参会者都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参与交流。比如有主会场加多个分会场,以及远程视频连线等模式,大大拓展了两岸民间社会交流的广度,增加了两岸民众参与交流的人数,使交流的规模得到空前提升。如2021年的海峡论坛共举办56场活动,共有九千多人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形成了交流的规模效应③。

  第三,数字化技术为两岸民众交流形式带来新的契机,拓展了交流的内涵和意义。数字化时代,线上与线下双渠道幷行的交流融合成为了一个新选择。线上交流为线下活动提供了预热和延续的平台,使得整个交流过程更加连贯和深入,例如,传统的文化体验活动、工作坊、研讨会等,如今会通过线上直播、视频连线、社交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展开。这种活动形式的多元化不仅丰富了交流内容,也增强了交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为两岸同胞交流互动带来更有深度的体验,使两岸同胞更投入幷享受互动过程。

  (二)数字化提升涉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数字化提升政府治理水平,为融合发展提供支撑,为台胞、台企提供便利成为各地涉台部门的普遍共识。数字化为涉台治理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工具。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正在涉台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凸显。

  第一,回应涉台治理中复杂的信息需求。在面对复杂的行政工作时,“摸清底数”往往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④。在此基础上,涉台职能部门才能有效制定计划、布置工作。随着台胞、台企的诉求日趋多样复杂,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信息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且变化频繁,涉台部门承担的治理任务日趋繁重。数字技术驱动的平台化治理大大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优化数据处理方式,能更好回应涉台治理中复杂的信息需求。

  第二,提升涉台治理的精准度和前瞻性。传统行政工作主要围绕政府的行政职能展开,对公众诉求的全面瞭解和回应较弱。在此情况下,由于信息的不完备不对称,由政府主导提供的部分公共服务供给可能与台胞台企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服务效率不高。而数字化平台可以实时接收来自公众的各类诉求,幷通过数字系统,实现各部门联动,迅速完成问题诊断和问题解决,准确匹配,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同时,依托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数字化平台可以更加精准识别涉台治理中的各项需求幷有效落实。例如泉州台商区推行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链条数字兑现机制,具体操作流程就涵盖信息筛选、数据碰撞比对和系统智能匹配。随后,通过相应数字平台触发兑付指令,及时向受惠对象发送奖补信息,使台胞台企能够直接享受各项利好政策。

  第三,数字化能够有效提升涉台治理的前瞻性。由于地缘政治安全格局的影响,两岸关系中存在许多敏感点。此外,由于成长环境和认知差异,两岸同胞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算法能够超越个案对潜在的涉台治理风险进行分类和预判,从而使风险事件可视化,幷在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害之前完成有效处置。

  第四,日益成熟的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涉台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台胞获得感、幸福感。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许多涉台民生事项已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如台胞可以在大陆网络购票、在应用程序上办理信用卡、网络办理证券开户等,这些服务极大便利了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同时,许多地方政府搭建了“一站式”惠台政策办理的公共服务平台,简化了流程,扩展了服务项目,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准确和全面。

  (三)数字化增强惠台政策的宣传力度

  数字化传媒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两岸同胞不仅是惠台政策的单纯接收者,还可以是惠台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和倡导者。数字传媒具有云端化、社交化、平台化、智慧化及泛在化等特点,在文化传播和政策宣传上具备明显优势。云端化是数字化传媒的特色之一,以云端传播形成的矩阵式能力,能够扩大和宣传大陆的惠台政策。具体而言,云端带货宣传惠台政策,其中包括线上的竞赛答题、视频互动等环节,将惠台政策细化于云端程序中,融入民众生活中,增添政策的人情味,从而吸引台胞关注。同时,热门云端话题也带动了台胞参与交流,通过话题的阅读量可以识别台胞关注的惠台政策焦点。此外,一条简短的“惠台政策”链接,能够通过云端进入台胞的社交圈,大幅提升传播力。

  (四)数字化经济成为台胞台企利益融合的新窗口,有助于增强其获得感

  数字经济催生了新产品、新行业和新业态。数字化经济、网络经济和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拓展台胞、台企等群体利益融合的新阵地。

  一方面,台商在大陆的产业布局逐渐向服务业拓展,尤其是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正在形成,大陆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环境为台胞、台企深耕大陆市场、拓展销路提供了有力依托,创造了巨大商机。部分台企主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和管理服务等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增强了他们实在利益的获得感。此外,数字经济促进了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变革,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台资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实质性帮助。

  另一方面,将数字经济运用到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行动中,能够增进彼此的交流互动,提升他们对大陆的认同感。福建正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加快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建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数字领域融合发展的平台,台湾青年可以通过云端直播带货、参与数字化技术和空间建设等方式,拥有更好的参与感、更多的利益和情感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