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赐:让有志香港青年加入祖国的伟大建设
中评社北京11月28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天赐日前在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论文,分析香港近些年来的社会运动特征、症结并提出了出路思考。徐天赐提出,要让更多有家国理想抱负的有志香港青年加入到祖国的伟大建设中去。应该同时让香港学生有资格参加大学生征兵,增多公务员编制位置给予香港的有志同胞,让更多香港有志投入国家建设的同胞们多一个机会去瞭解我们的祖国。香港还是有很多爱党爱国爱港的热血青年,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这些爱国青年有贡献的机会。
出路思考方面,徐天赐提出,第一,中央驻港机构多下基层体察民情,争取民心,多接地气。徐天赐认为,中央驻港机构多一些基层访贫问苦,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重建中央驻港机构的整体威信。有利于提高香港市民对中联办的认同感,也有助于提高中央驻港机构在港的威信。也可以同时请一些有内地背景但是又是香港人作为中联办的职员,因为他们瞭解内地情况也瞭解香港情况,也能流利使用普通话和粤语,在与香港市民时候用粤语交流的话会多了一份亲切感。
第二,落实我党两群方针,多做有利于基层的政策。徐天赐认为,在香港也不能脱离群众,特别是基层的群众。需要多一些有利于基层的政策,让他们知道中央是十分在意这群基层市民的。例如,可以给基层民众更多一些关怀政策,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优惠政策、贫穷家庭的孩子可以获得更高的学费减免政策和奖助学金等。
第四,借鉴内地社会治理经验,建立虚拟的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反制泛民派的办事系统,徐天赐认为,不能远离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一定要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众,不能忽略群众的根本利益,祗有安抚了基本群众的需求,才会民心所向,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第五,落实同等待遇,拓展港澳青年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大湾区就业渠道。徐天赐认为,让更多有家国理想抱负的有志香港青年加入到祖国的伟大建设中去。应该同时让香港学生有资格参加大学生征兵,增多公务员编制位置给予香港的有志同胞,让更多香港有志投入国家建设的同胞们多一个机会去瞭解我们的祖国。香港还是有很多爱党爱国爱港的热血青年,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这些爱国青年有贡献的机会。
徐天赐表示,香港的优势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这是香港独特的定位,也是独特的优势,关键是它怎么发挥好自己的优势?这是个值得大家去考虑的问题。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香港人作为祖国的一份子,应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蓝图,享受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并且回馈于社会。在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是推动香港开启“由治及兴”新局面的方针。在中央全面的领导下,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港人需要正确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助“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同时也能让香港更深入地融入国家总体发展大局。徐天赐表示,相信在中央的全力支持和“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下,香港将继续砥砺前行。我们作为香港青年人不应该辜负习主席对香港青年的殷殷嘱托。
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全国台联研究室、文化旅游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
中评社北京11月28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天赐日前在第八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论文,分析香港近些年来的社会运动特征、症结并提出了出路思考。徐天赐提出,要让更多有家国理想抱负的有志香港青年加入到祖国的伟大建设中去。应该同时让香港学生有资格参加大学生征兵,增多公务员编制位置给予香港的有志同胞,让更多香港有志投入国家建设的同胞们多一个机会去瞭解我们的祖国。香港还是有很多爱党爱国爱港的热血青年,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这些爱国青年有贡献的机会。
出路思考方面,徐天赐提出,第一,中央驻港机构多下基层体察民情,争取民心,多接地气。徐天赐认为,中央驻港机构多一些基层访贫问苦,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重建中央驻港机构的整体威信。有利于提高香港市民对中联办的认同感,也有助于提高中央驻港机构在港的威信。也可以同时请一些有内地背景但是又是香港人作为中联办的职员,因为他们瞭解内地情况也瞭解香港情况,也能流利使用普通话和粤语,在与香港市民时候用粤语交流的话会多了一份亲切感。
第二,落实我党两群方针,多做有利于基层的政策。徐天赐认为,在香港也不能脱离群众,特别是基层的群众。需要多一些有利于基层的政策,让他们知道中央是十分在意这群基层市民的。例如,可以给基层民众更多一些关怀政策,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优惠政策、贫穷家庭的孩子可以获得更高的学费减免政策和奖助学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