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谷歌反垄断调查 为市场“清障”

  中评社北京2月5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导,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表声明称,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同日,中国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研究员郭寒冰对大公文汇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中国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以及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是开放与监管协同共进的重要举措。

  郭寒冰表示,谷歌这类跨国巨头凭藉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先发优势,在技术、数据优势构建垄断壁垒,限制了公平竞争。中国反垄断调查,不是限制开放,而是为市场“清障”,为国内外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是数字经济领域开放的深化,利于推动数字经济规则与国际接轨。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实施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并非阻碍贸易,而是对不合理制裁的反制,彰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公平竞争的决心。

  “从监管角度看,对谷歌反垄断调查,是维护数字产业安全与主权的关键。”郭寒冰说,通过打破垄断,促进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产业生态,防止跨国巨头无序扩张。中国清单制度,是应对外部政治干预经贸行为,并构建经济防御体系的有力手段,以法律捍卫国家经济主权,规范企业国际经贸行为,势在必行。

  郭寒冰还提到,中国放宽外资准入,如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等举措,如深化“放管服”简化流程等改革,这些开放举措与监管手段协同发力,旨在营造公平透明、稳定有序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企业,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深度融合、共享发展机遇。

  据报导,谷歌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搜索、云计算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市值高达2.47亿美元,是美国重要的科技互联网巨头,同时拥有大量AI相关业务和服务。但谷歌在中国运营的业务有限。2006年4月,谷歌在中国大陆设立分公司,2010年谷歌正式关闭中国版网页搜索服务。目前的业务重点包括对中国出海公司进行移动广告营销覆盖、提供安卓开发者服务、以及针对出海企业的创业加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