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香港2元乘车政策需优化

图1 近3年来香港社交媒体涉2元乘车优惠讨论的声量与关注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月27日电/近年来,受卖地收入减少等主要因素影响,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屡屡未达到预期水平,唯支出未有相应缩减规模之下,2024-25年度已是特区政府连续第三年录得近千亿赤字。面对库房资金日益紧绌,香港社会近来有关如何节省开支减赤的讨论持续活跃,其中对2元乘车优惠政策的检视是一个较具争议的关注点。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分析香港社交媒体数据以及官方机构统计数字后得出结论:尽管自2022年2月以来,随着享有2元乘车优惠长者的合资格年龄下调至60岁后,该计划每年的花费开始出现明显增幅,但社会主流民意仍倾向支持并保留2元乘车优惠政策,相信可透过适当的调整与完善,令2元乘车优惠政策的效益真正落到实处,并减轻对特区政府所造成的财政负担。

  2元乘车优惠政策(即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自2012年6月起正式实施,在该计划涵盖下的受惠群体可以票价2元乘搭港铁、巴士、专线小巴、渡轮等多种公共交通;其与实际票价之间存在的差额,则由特区政府补贴发还给各类公交营运商。2022年2月,特区政府进一步扩大2元乘车优惠的适用范围,将合资格长者年龄从65岁及以上放宽至60岁及以上。这一调整令2元乘车优惠计划的支出在最近三年急速膨胀,随着香港社会对该政策的审视日益频繁,其过往已存在的一些漏洞也逐渐暴露出来,多次在社交媒体引起有关舆论升温。

  如图1所示,早于2023年,已有不少政界人士,如行政会议召集人及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立法会议员陈健波等,要求对2元乘车优惠政策进行检视,担心其连年上升的支出将对公共财政构成隐忧,并指出了包括长车短搭、违规使用优惠等亟需改善的问题。而同年6月,运输署联同各公交营运商加强对滥用2元乘车优惠实施打击,则大大提升了该议题在社交媒体的能见度,其声量与关注度更达至近3年以来的峰值。去年底,随着财赤议题持续发酵,2元乘车优惠计划再次为公众所热议,要求检讨并缩减该政策开支的声音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