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客家族谱视阈下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

  中评社╱题:闽台客家族谱视阈下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 作者:颜郡(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博士生/助理研究员;吴巍巍(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图书馆馆长

  【摘要】闽台客家族谱记载了闽台客家姓氏血缘亲族关系,是联结海内外客家裔孙的纽带,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历史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当前,“台独”势力利用语言政策推进“文化台独”,歪曲误导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认同,闽台客家族谱面临传承危机。新时代,为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应当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框架下,加强对闽台客家族谱的收集保护和研究,深化闽台客家族谱对接交流,做好族谱利用与创意开发,幷注重在家庭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致力于“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①当前,影响两岸和平统一最大的内部障碍就在于两岸同胞国家认同的疏离。②文化认同是构建国家认同的基础,作为各领域融合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在两岸文化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基础上,形成相互认同的“两岸文化共同体”,增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为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进而为推动两岸全方位融合发展提供文化自信、文化力量与文化智慧。因此,要解决台湾问题和统一后台湾治理问题,都必须深入推进两岸文化融合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坚强基石,闽台客家族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台客家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精神纽带,最大程度凝结了闽台客家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为两岸文化融合发展赋予了闽台本土情境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为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和重要抓手。

  一、闽台客家族谱对于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部完整的家谱,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家训族规、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③族谱记载了家族源流、迁徙、谱系,是宗族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客家人重视家族传承,在不断迁徙开基的过程中,客家人一直把编修族谱看成是宗族文化建构的一件大事,所谓“崇先报本,启裕后昆”,皆以谱牒为寄托依据。④闽台客家族谱在沟通两岸血缘亲情、传承闽台客家历史文化、增强祖地文化认同、促进两岸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价值。

  (一)有助于守住文化根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民系一方面保存了浓厚的客家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在与居住地人民的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各处,成为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媒介。闽台客家族谱不仅记载着客家宗族繁衍的血缘脉络,也记录着客家先人的事迹、遗言、祖训、家规等,是同宗族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代表。综观闽台客家族谱家训,既蕴含家国天下、仁德范世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仁心义路的修身文化,蒙以养正、俭以养德的教育思想,勤俭齐家、教家立范的治家良策,勤政爱民、公廉约己的为官之道,宽容仁爱、扶危济困的处世之道,睦邻友好、淳风厚俗的百姓民风,还有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规劝与训诫,体现了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阐释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⑤客家族谱作为世代相传的典籍,宗族内部对族谱有着天然的认同,成为客家人文化认同、寻根认祖、明确身份、理解家族的中介和符号。从宗族建构的角度说,木本水源、慎终追远等观念正是族人编修族谱、增强内部凝聚力的重要思想根基。族人在构建宗族、编修族谱的过程中,也在继承和弘扬他们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传统观念和祖先遗训正是客家人的重要人文精神,共同传承着族人的历史记忆,造就了客家人尊祖敬宗、崇先报本、尊重历史、励志勤奋、勤于耕读的思想品格和传统美德,⑥展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风范和传统文化,为两岸文化的传承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情感支撑,是两岸人民千百年来不断积累、升华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有助于牢固情感纽带,增进历史文化认同。

  客家族谱记载了一个家族或宗族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每部族谱有系统详细的世系图表,记录各个家族的历史发展脉络,而且还有珍贵的客家祖图、人物传记、契约文书等各种家族档案资料,保留的历史信息十分珍贵,涉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研究领域,是两岸历史文化研究的文献宝库。福建是客家主要祖籍地之一,与台湾一水相隔,有着密不可分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明清以来,客家民系不断向台湾以及海外移民,在台湾以及世界各地形成了新的客家社区群体,迄今为止,居住在台湾的客家民系,约占台湾总人口的五分之一,⑦成为台湾社会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大部分客家籍的台湾同胞不忘自己的血脉之源,经常回到祖国大陆寻根访祖,族谱为台湾客家同胞寻根谒祖提供了实物证据。族谱就这样联结着海峡两岸客家同胞的血缘亲情,生动地体现和反映了台湾地区家族与地域社会及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编撰和研究闽台客家族谱,可以瞭解福建客家移民台湾的过程,考证福建和台湾地区客家各姓氏、家族、宗族、聚落的生成、开拓、播迁与繁衍轨迹⑧,考察闽台客家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特征,窥探闽台地区客家家族的家庭教育形态,考察闽台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民俗。族谱资料还可以校勘史实之讹误,补充正史之不足,在客家源流、客家宗族、客家人口、客家社会、客家民俗、客家人物、客家民间信仰、客家教育等领域可以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印证海峡两岸客家的历史渊源,考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渊源流变,揭示台湾历史的发展变迁与两岸中华儿女的血缘关系,是对民进党当局推动“文化台独”逆流的最直接证据和最有力驳斥。

  (三)有助于促进心灵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客家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心理。客家人在海内外的迁徙中,体现出了强烈的寻根意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⑨到了国家有难、民族危亡的关头,客家人果敢的性格与讲究忠君报国和民族气节的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涌现出大批义无反顾赴国难的英雄儿女。如客家人丘逢甲首倡幷领导了乙未反割台战争,失败后内渡祖国大陆,大力兴办教育、培养英才,留下了大量充满民族情感和爱国热忱的诗歌。乙未反割台战争时期,客家人刘永福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粮饷匮乏、外无援兵的艰难处境下,坚持抗击日军,多次击退敌人的海陆进攻。客家人吴汤兴、姜绍祖、徐骧、胡嘉犹、刘永福等也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⑩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台湾客家人与台湾人民一道,在政治文化教育领域对侵略者进行了形式多样、坚持不懈的反抗斗争。客家人为开发台湾、建设台湾、反抗外国侵略、保卫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一部分,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已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闽台客家先人保卫祖国、护台御敌、维护祖国统一的事迹,与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随着客家族人在构建宗族、编修族谱的过程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以最直接和不可否认的证据揭露“台独”分子妄图割断两岸血缘关系的险恶用心和数典忘祖的恶劣行径。作为客家文化重要内容,闽台客家族谱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书写着客家人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是铸牢两岸客家乡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

  二、以闽台客家族谱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两岸关系遭遇极大挑战,“文化台独”活动出现不断升温的趋势,以闽台客家族谱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台独”势力歪曲误导台湾群众的中华民族认同。民进党当局不断打出“抗中仇中”牌,在教育、社会、文化等领域内系统性布局与展开以“本土化”“多元化”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台独”工程,全面推动“去祖”、“去孔”、“去中”等“文化台独”活动。修改课纲把高中历史课目中的“中国史”列入“东亚史”,大幅删减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中华传统经典篇目,压缩高中课纲中的文言文比例;以“原住民史观”与“南岛史观”对抗“汉人史观”,将“台湾主体性”与原住民相联结,企图建构“台独”为目标的“台湾文化主体性”,抹杀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的事实,加速岛内民众对于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对中华文化的疏离。在客家研究领域,“台独”势力更是抛出所谓“客家非汉说”、“客家文化认同论”、“台湾客家人原乡就在台湾”,鼓吹“台湾客家人要割断脐带,脱离母体”、客家“是以文化认同为准”,企图篡改客家源流。以上种种,就是以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否定历史的结果。其本质,就是要消除中华文化印记,祛除两岸共同历史记忆,割断大陆与台湾同源同种的血脉渊源,妄图把客家去掉汉族的民族属性,混淆客家学术本源,瓦解客家乡亲的祖地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

  二是民进党及分裂势力利用“台独”语言政策推进“文化台独”。台湾民进党执政期间,在台湾地区推行一系列语言文字政策,通过所谓多元文化主义的经营、渗透,以发展经济为由独尊英语为官方语言,不断弱化普通话和闽南方言的影响力,幷蓄意将台湾民众使用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划分为所谓“本土”和“外来”,妄图推倒“国语”这“一元”,以置换与中华文化拉开距离的“多元”,由此构建一个所谓的“新台湾人”的族群分裂体,不断走向“语言台独”和“倚美谋独”的分裂道路。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逐渐称台湾普通话为“国语”,称大陆普通话为“华语”,称台湾闽南方言为“台语”等,有的是人云亦云,有的则是故意与大陆的客家话进行切割,企图为“文化台独”做铺垫。2024年6月6日,民进党籍民意代表陈培瑜质询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一个月内,将学校本土语言的“闽南语”改为“台语”。2024年7月,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预告,拟将闽南语、客家话的能力认证考试更名为“台湾台语”“台湾客语”能力认证考试。这是民进党推进语言“台独”的又一历史罪证,充分暴露了其力图通过语言“台独”带动文化“台独”,最终实现分裂国家的又一险恶用心。民进党当局赤裸裸的语言“台独”行径,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削弱了客家话在台湾的影响力,是一种手段险恶的政治操弄,具有混淆视听、蛊惑民心和扇动两岸对立与分裂的危害性,更是两岸融合发展与统一的绊脚石,必将产生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