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贤:港私人住宅供应增多 供求趋于平衡

  中评社北京2月2日电/据文汇网报导,对于最近网上有关于私人住宅供应量的讨论。香港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房屋局一直都定期公布有关数字。上星期,房屋局公布截至2024年12月底,预计未来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整体供应量约为107,000个单位。这个数字包括约27,000个货尾单位、约68,000个建筑中单位(扣除已预售的单位,即已卖出的楼花),以及可兴建约12,000个单位的熟地项目。过去政府公布未来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整体供应量时,都是以上述项目的客观数字为基础。

  若单以落成量作计算的话,过去五年(2020-2024年)的每年平均落成量接近19,000个单位,有几年甚至超过20,000个单位,反映政府持续觅地建屋的成果。不过,必须指出,不宜单纯以落成量当作供应量。预计供应量与预测落成量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有重叠的地方,但不能相提并论。预计供应量是指预期在未来三至四年可供出售的单位(不论有关单位今天是否已落成,即包括“货尾”单位); 而预测落成量则指预计在未来五年会兴建好的新单位(不论有关单位是否已售出,即包括楼花)。如未来三至四年的供应量只计及新单位落成量,便会多计了在楼花阶段已卖出的单位,同时又少计了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货尾单位,以及预售楼花的确实供应。

  公布数字要注意一致性,不能常常改变基础,以免引起误解和混乱。正因为过去十多年,房屋局公布的数字具一致性,便可逐年比较,逐年跟进,看到趋势和变化让大家作分析。如果比对《长远房屋策略》自2014年公布至今的数字,会见到未来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整体供应量由最初的74,000,上升至2017年公布的97,000,再上升至今天的107,000,上升近45%之多。未来三至四年的私人住宅预计供应量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见随着政府持续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应,已成功扭转以往供求失衡的局面。

  何永贤表示感谢秉持客观数据基础,作科学分析、为社会释疑解惑的言论。房屋局会继续专业地提供正确的数据,给行业内专家和广大市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