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消灭赤字 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
来源:大公报 作者:卓 铭
距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发布还有不足一个月,由于近几年香港连续面对过千亿的财政压力,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政府如何开源节流稳健财政,在不同范畴的政策上亦有大量建议和期望。稳固财政固然是现时特区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但同时也要意识到,灭赤不应影响到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有效应对庞大赤字,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而是必须有明确而清晰的政策方向,配合长远务实的政策,锐意求变才能确保本港健康发展。
以提升经济动能为目标
基本法第107条规定,香港特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但现时香港却连续三年面对千亿赤字,在公在私,香港的财政结构都必须有所改变。在近年全球经济转型、内外市场结构改变、加上人口老化等冲击接踵而来,香港财赤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再是周期性问题。因此灭赤已不只是“做靓盘数”这么简单,而是要对香港的经济结构和施政策略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调整。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曾表示,政府的策略是以节流为主。财赤底下,缩减开支无可避免。但也必须意识到,政府开支不能无限缩减。就算不提2元乘车优惠、医疗、教育上的补贴,现在正是“一国两制”处在新阶段的关键发展时期,国家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高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眼前这个巨大的机遇期,如果香港什么都节省开支,到头来只会错过实现更好发展的机会,届时遑论基本财政,香港本身也难以跟得上时代步伐,不论经济民生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近年政府就创科、旅游、文艺等不同范畴推出了发展蓝图,其中不少政策确实收到一定效用,但也不能否认,一些活动的实际效果却与预期存在一定落差。比如“盛事经济”作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项目,过去数年“夜缤纷”、“日夜都缤纷”等常规活动对香港GDP的提升却不甚明显,即便在周边地方举办市集,也无法肯定能否带旺相关店铺的生意。香港本地市道的主要问题仍在于成本太高,即使依靠本地特色消费,但对比其他邻近地区却仍然存在“先天”劣势。
因此与其将“盛事经济”的重心放在带动周边零细区域的生意上,倒不如把盛事频繁化、多元化作为卖点。例如随着启德体育园于下月正式开幕,不但有助吸引更多国际级单位来港献技,香港也有更多大型场地可以提供予不同种类的表演。今年稍后国际七人榄球赛、海外乐队Coldplay、周杰伦演唱会都会在启德体育园上演,在短时间内举办多项不同种类的文娱体盛事,并不是全球任何地方都能轻易做到,这正好作为香港特色“盛事经济”的卖点,也让旅客有更多一来再来的诱因。启德体育园在地理位置上贴近多个交通交汇处,其实也有利当局和业界研究较长线的旅游路径,例如邻近的九龙城码头,即可让旅客近距离观赏维港美景,也可以串连其他港岛区的景点。
当然,需要明确政策方向并不只有“盛事经济”,灭赤归根究底需要政府多管齐下。例如与财赤情况大相径庭,近年香港外汇基金的投资回报却相当不错,在去年上半年录得1040亿港元的投资收入。可见金管局管理的外汇基金投资管理团队对于其他股票的投资策略颇具成效。外汇基金一直以来由于用作巩固联系汇率,因此长期都被认为不应轻易动用。然而,抱着巨额投资回报不为所动,某程度上与亏损无异。其实只要规管好政府可运用的比例,从外汇基金拨入一定资金作为特区政府投资,再制定明确的投资方向和管理机制,未必是完全不可行的事。
唯有改革才能克服困难
香港未来的发展,需要靠锐意改革,主动作为,才能在变局中打开新天地。同样,香港现时面临的财政困局,也必须透过改革才能解决,这要求政府必须要有宏观视野、长远政策,才能保障香港财政健康,实现更好发展。
来源:大公报 作者:卓 铭
距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发布还有不足一个月,由于近几年香港连续面对过千亿的财政压力,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政府如何开源节流稳健财政,在不同范畴的政策上亦有大量建议和期望。稳固财政固然是现时特区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但同时也要意识到,灭赤不应影响到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有效应对庞大赤字,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而是必须有明确而清晰的政策方向,配合长远务实的政策,锐意求变才能确保本港健康发展。
以提升经济动能为目标
基本法第107条规定,香港特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但现时香港却连续三年面对千亿赤字,在公在私,香港的财政结构都必须有所改变。在近年全球经济转型、内外市场结构改变、加上人口老化等冲击接踵而来,香港财赤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再是周期性问题。因此灭赤已不只是“做靓盘数”这么简单,而是要对香港的经济结构和施政策略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调整。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曾表示,政府的策略是以节流为主。财赤底下,缩减开支无可避免。但也必须意识到,政府开支不能无限缩减。就算不提2元乘车优惠、医疗、教育上的补贴,现在正是“一国两制”处在新阶段的关键发展时期,国家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高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眼前这个巨大的机遇期,如果香港什么都节省开支,到头来只会错过实现更好发展的机会,届时遑论基本财政,香港本身也难以跟得上时代步伐,不论经济民生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