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炎:于岁月中聆听客家精神的回响

  中评社香港2月5日电(作者 陈汉炎)手捧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的王碧云回忆录《客家精神伴行——我的人生印迹》,如同握住了一把开启时光与精神宝库的钥匙,跟随著作者细腻的笔触,走进了她精彩纷呈又满溢着客家精神的人生世界。

  这本书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轴画卷,在质朴平实的文字里,作者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娓娓道来。儿时记忆中的客家农村,虽生活清苦、弟妹幼小,辍学一年仍不忘学习机会的宝贵。背着弟弟还要下地拔兔子草、上山挑柴火,展现出客家人在艰苦环境中积极乐观、勤劳质朴的生活态度。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坚韧,即便生活艰辛,也能在苦中寻得快乐,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恰似山间蓬勃生长的草木,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作者的求学与职业生涯,是客家精神中崇文重教、拼搏进取的有力见证。从国企到事业单位再到政府部门,每一次角色的转变,每一步成长的足迹,都饱含着她对知识的渴望、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客家人向来重视教育,视其为改变命运、传承家族荣耀的重要途径,作者在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行,用知识武装自己,以能力成就事业,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而家庭亲情的篇章,则是客家精神中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温暖注脚。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对兄弟姐妹的倾力相助,对子女的悉心培育,在家庭的琐碎与温情中,彰显着客家人深厚的家族观念和浓浓的亲情纽带。这种亲情,如同永定土楼,将家族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风雨同舟,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