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春节 和合之美
中评社北京2月4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喜庆祥和的春节,反映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2024年底,“春节”申遗成功,2025年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目前,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伴随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文艺活动,和合之美在全球同庆“中国年”中耀眼绽放。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春节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从美国纽约到日本东京,从西班牙马德里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欢乐春节”“亲情中华·四海同春”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风土人情相融合,使不同文明在和谐共处中交流互鉴。当下,面对充满挑战的全球局势,春节蕴含的团圆、和谐等理念,以及尊重多样、开放包容等价值观,体现在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中,为促进各国相知相亲提供新思考,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春节文化凝聚情感认同的关键。当加拿大青年音乐家以西洋管弦乐器奏响经典的《瑶族舞曲》,当中国歌唱家在比利时唱响《我的太阳》等熟悉的旋律,中外文化交流的乐章借着春节翻开崭新一页,人类对美好的共同追求化为永恒的旋律。春节,这个充满幸福与希望的节日,其文化内涵与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民众的认可,人们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走进中国的多彩文化,走进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春节文化走向世界的坚实支撑。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越来越多不同肤色、语言,不同成长背景与文化传统的男女老少,通过参与春节文化活动,收获有关文化多样性和“天下一家”的深刻体验。人人都是春节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传承者、创造者。全球喜爱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的人们,致力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春节时刻,四海同春,汇聚一堂。而参与、体验、传承、创造,程度不同,领会各异,再与自然和历史叠加,便成就了每个人独有的春节文化体验。
追本溯源,将心心相印连成整体的,还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合之美,只是应了时代之变,将原本的中国故事谱写成全球篇章。节日,是中华文化强大向心力最充分的反映之一。不是吗?在这个生动的“剧场”里,代代积累的生存智慧,多元并存的个体经验,交织融合,与日俱新。你、我、他,跨越高山、平原、沙漠、海洋,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再次确认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系。由文化对话产生的共鸣,最终汇聚为和合之美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