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每年发放九亿元“全方位学习津贴”

立法会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香港11月17日电(记者陆文煜)11月16日立法会会议上,议员邓飞向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询问推动STEAM教育事宜。蔡若莲表示,教育局会通过优化课程、加强教师培训、提供资源支援等措施,让学校营造科学和创科的学习氛围,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与科技的兴趣和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意潜能。教育局自二○一九/二○学年起,每年拨款约九亿元,向公营及直资学校发放恒常的“全方位学习津贴”,支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更大力推展全方位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与STEAM相关的学习经历。

  以下是问答全文:

  问题:

  行政长官在刚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推动STEAM(即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为学生打好基础,配合香港未来发展创科的大方向。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教育局向中小学发放恒常的全方位学习津贴,以支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推展全方位学习,包括于校内进一步推动STEAM教育,政府有否制订明确的指标,以定期评估该项津贴在推动STEAM教育上的成效;

  (二)由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推出的“中学IT创新实验室”计划和“奇趣IT识多啲”计划的具体推行情况,包括至今收到的申请宗数及获批资助的使用情况;有否评估该两项计划的成效;

  (三)鉴于行政长官提出在小学高年级推行强化编程教育,以及在初中课程加入人工智能等创科学习元素,政府会否资助学校增聘老师以应付新增的师资需求,抑或需要学校调派现职老师承担新增的教学工作;及

  (四)鉴于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于二○一九年发布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及国务院于二○二一年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分别提出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以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局在全面制订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指标和要求时,有否作出类似的规划,以及有否计划将有关规划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接?   答覆:

  主席︰

  政府锐意发展创科,积极装备我们年青一代二十一世纪所需的能力,培育未来为国家和香港贡献的创科人才。《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教育局会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式,在中小学大力推动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为此,教育局会通过优化课程、加强教师培训、提供资源支援等措施,让学校营造科学和创科的学习氛围,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与科技的兴趣和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意潜能。要有效推动STEAM教育,需要获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亦须全力推行,装备学生迎接香港创科发展的机遇。就邓飞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现谨覆如下:

  (一)教育局自二○一九/二○学年起,每年拨款约九亿元,向公营及直资学校发放恒常的“全方位学习津贴”,支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更大力推展全方位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与STEAM相关的学习经历。学校可灵活运用该津贴,但必须按照教育局的指引,包括学习活动须配合学习宗旨、课程目标、整体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校本管理下,学校可灵活分配资源,但须为其表现问责和提高透明度。学校须按津贴所订目标,拟备年度运用津贴计划,并载于学校周年计划内;亦须把运用津贴报告,包括活动开支及成效评估,载于该学年的学校报告内。学校周年计划和学校报告均须交予法团校董会/学校管理委员会/校董会审核,并上载至学校网页让公众知悉,以体现学校问责。与此同时,如发现学校运用津贴不符指引,教育局会联络学校并作适当跟进。   (二)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资科办)推行“中学IT创新实验室”及小学“奇趣IT识多啲”计划,分别资助中小学举办与资讯科技相关的课外活动,以从小培养学生对创科的兴趣及提升他们的数码技能,藉此为他们打好创科根基。两项计划推出至今,已接获超过390所中学及260所小学提交资助申请,当中已有约570所学校提交近730个申请获批资助,涉及金额超过二亿四千万元。

  今年七月,资科办曾向全港所有公帑资助中小学发出问卷调查以评估两项计划的成效。在六百多间参与问卷调查的中小学中,超过九成半的学校均同意有关计划有助他们在校园内营造学习资讯科技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资讯科技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掌握资讯科技知识和技能。此外,约八成曾参与有关课外活动的中小学生均认同活动能够提高他们对资讯科技的兴趣和增强他们的资讯科技知识。资科办会继续积极向学校推广计划,尤其还未参与的中小学,协助他们申请有关资助。

  (三)《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普及STEAM学习,于高小强化编程教育及在初中加入人工智能等创科元素,目的是配合课程发展,有关工作属恒常学与教的一部分,并不是新增的教学工作。考虑到小学对STEAM教育相关专科培训的人才需求殷切,教育局于二○二二年八月推出先导计划,为资助小学提供弹性聘用具STEAM相关专科资历人士为STEAM教师。学校可按校情,灵活弹性处理教师聘用事宜,以协助学校推行STEAM教育,包括编程/创科教育的师资。此外,学校由本学年起须委派统筹人员,加强整体规划课堂内外的STEAM教育,教育局会持续为STEAM统筹人员和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课程,装备教师推动STEAM教育。

  (四)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局规划中小学STEAM教育,亦配合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大方向。课程方面,我们加入更多创科学习元素,包括发展“高小增润编程教育课程单元”和“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在高小推行增润编程教育、在初中加入人工智能外,亦于本学年推出“加强高小科学与科技学习”先导计划,强化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从小打好科学与科技基础。   同时,我们会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提升学校领导和统筹STEAM教育的专业能量,并建立紧贴创科发展的教师团队。由本学年起,所有公帑资助学校须委派统筹人员,加强整体规划课堂内外的STEAM教育;学校亦须有序地安排教师参与创新科技范畴的专业培训,目标是在二○二三/二四学年前至少四分之三的公帑资助中小学参与。为此,教育局会与不同创科机构(例如数码港)、专上院校和专业团体等合作,为STEAM统筹人员和教师举办具创新科技元素的培训课程(例如绿色科技、乐龄科技和物联网应用);亦于STEAM相关科目的培训,加入创科学习元素(例如生物工程、新兴物料科学和能源科技),让教师紧贴创科的最新发展,以及掌握教学方面的应用和策略。

  资源支援方面,除前文提到学校可善用教育局提供的“全方位学习津贴”,支援学校推展STEAM相关的学习活动外,教育局会安排科学科技专家支援STEAM教育的推行,例如专业工程师学会于本学年为中小学推行全新的支援计划“工程伴理行”,就特定的工程主题(例如生活中的工程、艺术及娱乐工程和智慧生活),与教师共同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对STEAM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亦有助加强STEAM学习的氛围。

  为让学生更加瞭解国家创科发展及弘扬科学精神,教育局持续与相关机构协作,让学生有机会与国家顶尖的科学家和航天员交流,例如学生参与“天宫课堂”、“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天地对话’”和“创科大讲堂”活动。由下学年开始,学校须每年举办或安排学生参与具质素和规模的STEAM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此外,教育局会持续加强与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协作,透过人才培育计划,为资优中小学生提供有系统的增润培训。“资优教育基金”支持的“校外进阶学习课程”,亦提供不同创科课题的进阶课程(例如大数据和量子计算),以栽培具STEAM潜能的精英。

立法会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香港11月17日电(记者陆文煜)11月16日立法会会议上,议员邓飞向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询问推动STEAM教育事宜。蔡若莲表示,教育局会通过优化课程、加强教师培训、提供资源支援等措施,让学校营造科学和创科的学习氛围,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与科技的兴趣和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意潜能。教育局自二○一九/二○学年起,每年拨款约九亿元,向公营及直资学校发放恒常的“全方位学习津贴”,支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更大力推展全方位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与STEAM相关的学习经历。

  以下是问答全文:

  问题:

  行政长官在刚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推动STEAM(即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为学生打好基础,配合香港未来发展创科的大方向。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教育局向中小学发放恒常的全方位学习津贴,以支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推展全方位学习,包括于校内进一步推动STEAM教育,政府有否制订明确的指标,以定期评估该项津贴在推动STEAM教育上的成效;

  (二)由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推出的“中学IT创新实验室”计划和“奇趣IT识多啲”计划的具体推行情况,包括至今收到的申请宗数及获批资助的使用情况;有否评估该两项计划的成效;

  (三)鉴于行政长官提出在小学高年级推行强化编程教育,以及在初中课程加入人工智能等创科学习元素,政府会否资助学校增聘老师以应付新增的师资需求,抑或需要学校调派现职老师承担新增的教学工作;及

  (四)鉴于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于二○一九年发布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及国务院于二○二一年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分别提出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以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局在全面制订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指标和要求时,有否作出类似的规划,以及有否计划将有关规划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