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成立《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大联盟》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文汇网报导,随着香港人口老化情况日趋严重,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黄大仙区等老区,长者人口和基层人口较集中,问题尤其凸显。民建联领头成立《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大联盟》,暂时已有106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参加,希望集合相关界别专业人士及团体、不同持份者及民意代表的意见,集思广益,深入调研,向政府提出有效、可行、并符合香港医疗发展情况的政策倡议,做好长远的医疗规划。联盟提出系列建议,包括在黄大仙区觅地兴建一所全科急症医院;以及研究重建九龙医院等。

  联盟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表示,联盟将先后约见医务卫生局、运输及物流局,以及与不同持份者、市民,进行医疗服务调研。联盟提出在黄大仙觅地兴建全科急症医院; 既将迁往启德新医院的伊利沙伯医院,保留作医疗用途等倡议,希望可在下一个建院计划落实和确认。黄大仙前区议员、发起人简志豪表示,暂时有106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参加,包括立法会议员,包括党友郑泳舜、选委界陈凯欣等,区议员、地区三会委员、医务卫生界别人士,如医务卫生界议员林哲玄等。

  联盟提出七大建议包括:第一、透过提出有效可行的政策倡议,达致完善黄大仙区以至全港医疗服务和发展的目标;第二、透过邀请医疗卫生界别的专业人士及团体的加入及支持,扩阔及加深在医疗范畴领域的认识及香港医疗系统的具体运作,吸纳专业意见,让政策倡议更有效、可行及具效益;第三、透过广大的地区网络,联系不同的持份者及民意代表,确切瞭解并反映现时社区医疗服务的实况,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沟通工作。

  第四、持续关注社区不同医疗范畴,进行研究,协助政府推进基层医疗发展,进一步加强地区治理工作,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例如:推动社区药房发展、推广公私营合作计划、透过地区康健中心加强市民对基层医疗的认识等;第五、倡议在黄大仙区觅地兴建一所全科急症医院;第六、建议伊利沙伯医院保留原来的医疗用途;第七、建议政府积极研究重建九龙医院。  
  九龙东立法会议员颜汶羽说:“伊利沙伯医院的服务未来会陆续迁往启德医院,但启德医院的交通配套相对落后,远离港铁站,亦没有集体运输系统。因此我们建议保留伊利沙伯医院原有医疗用途。另外,希望未来规划在启德医院设立不同专线,接驳不同屋苑。”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立法会议员陈永光说:“政府近年推广基层医疗服务,以减轻上层医疗服务压力,但基层医疗服务未引入中医系统,仍然有待改进。”李慧琼说:“大联盟成立初衷,是为了更全面、及有系统地向政府提出不同医疗范畴的政策倡议,以提升市民幸福感。希望能以‘早评估、早计划、早部署'原则做好长远的医疗规划,应对全港人口急剧老化问题。”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文汇网报导,随着香港人口老化情况日趋严重,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黄大仙区等老区,长者人口和基层人口较集中,问题尤其凸显。民建联领头成立《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大联盟》,暂时已有106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参加,希望集合相关界别专业人士及团体、不同持份者及民意代表的意见,集思广益,深入调研,向政府提出有效、可行、并符合香港医疗发展情况的政策倡议,做好长远的医疗规划。联盟提出系列建议,包括在黄大仙区觅地兴建一所全科急症医院;以及研究重建九龙医院等。

  联盟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表示,联盟将先后约见医务卫生局、运输及物流局,以及与不同持份者、市民,进行医疗服务调研。联盟提出在黄大仙觅地兴建全科急症医院; 既将迁往启德新医院的伊利沙伯医院,保留作医疗用途等倡议,希望可在下一个建院计划落实和确认。黄大仙前区议员、发起人简志豪表示,暂时有106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参加,包括立法会议员,包括党友郑泳舜、选委界陈凯欣等,区议员、地区三会委员、医务卫生界别人士,如医务卫生界议员林哲玄等。

  联盟提出七大建议包括:第一、透过提出有效可行的政策倡议,达致完善黄大仙区以至全港医疗服务和发展的目标;第二、透过邀请医疗卫生界别的专业人士及团体的加入及支持,扩阔及加深在医疗范畴领域的认识及香港医疗系统的具体运作,吸纳专业意见,让政策倡议更有效、可行及具效益;第三、透过广大的地区网络,联系不同的持份者及民意代表,确切瞭解并反映现时社区医疗服务的实况,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沟通工作。

  第四、持续关注社区不同医疗范畴,进行研究,协助政府推进基层医疗发展,进一步加强地区治理工作,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例如:推动社区药房发展、推广公私营合作计划、透过地区康健中心加强市民对基层医疗的认识等;第五、倡议在黄大仙区觅地兴建一所全科急症医院;第六、建议伊利沙伯医院保留原来的医疗用途;第七、建议政府积极研究重建九龙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