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楼市今年见底还是寻底?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百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每平方米1.6654万元(人民币,下同),环比上涨0.37%。其中,上海(1.43%)、南京(0.85%)、西安(0.74%)、成都(0.68%)等地涨幅居前。二手市场方面,北京与上海两地的成交套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上升(见配图)。
那么,上述数据是否说明楼市探底指日可待呢?本文将从价与量两个维度把脉后市行情。
价的衡量 租售比仍偏低
克尔瑞数据显示,2024年1至12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8840.2亿元,同比下降28.1%;而在2023年,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为54049.5亿元,同比降幅16.5%。单从房企现金流情况来看,依旧处于加速收缩阶段,救市措施的“续航能力”还有待观察。
按照海外经验,住宅租售比相较3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一定利差,方能凸显物业的投资价值,刺激资金入市抄底。而2024年上半年,内地一线城市的平均租售比约为1.79%,百城平均租金回报率2.3%。虽然近年来内地债息一路向下,但目前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有1.94%,可见一线城市的投资性价比依然有限。
再拿香港住宅市场作比较,去年12月联储降息后,平均租金回报率升至3.5厘,部分纳米盘更达4厘以上。不过,3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攀升至4.79厘,对于住宅投资情绪形成压制,港人转买为租的现象普遍。此外,全球核心城市的平均租售比达4.2厘,香港楼市的租金回报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