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骑手谈算法 专家提议从真实情景完善服务

  中评社北京1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导,1月10日,美团在上海召开2025年首场配送算法议题交流恳谈会,就近期开展的“防疲劳”机制等算法改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场,与骑手代表们一起参与讨论,探讨建设更科学、平衡各方诉求的算法机制。骑手代表表示,持续高强度不可取,“防疲劳”机制有助于保障骑手安全。专家则建议,优化平台配送算法,应兼顾骑手的收入诉求,同时从骑手真实的工作生活情境着眼,完善权益保障政策制度和城市公共服务,优化骑手身边的“生活算法”。

  骑手称熟练后“熬时间”意义不大,但经济压力是多跑单重要原因

  据悉,2024年12月30日,美团在全国主要城市范围启动骑手“防疲劳”机制,骑手一天内跑单超过8小时会收到提醒,此后每隔一小时提醒一次,跑单12小时将强制下线。数据显示,该机制全国上线首日,约18%骑手触发了8小时弹窗提醒,0.36%骑手触发强制下线休息机制,数据与华东四省市试点情况基本持平。

 “据我的观察,‘防疲劳’机制对我们站点90%以上骑手没有影响。”骑手朱颜军表示,骑手只要具备一定经验,在合理工作时间内都能拿到目标收入,因此单纯“熬时间”意义不大。“比如说一下子接8个单,你要判断哪个餐厅、哪个菜出餐快,上海人喜欢点一个菜叫三杯鸡,这个餐就是慢,我们就把单子放到最后取,不会耽误送其他单的时间。还有同样时间不同区域,单量也不一样,假设现在11点20分,你去东面可以接到8到10单,西边就只有3到4单,同样跑一小时你能比别人赚得多,我们老骑手说这是‘反算系统’。大家都认为跑单是体力劳动,我个人认为也需要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