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来了,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影响几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助动车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38家,年产量4228万辆,近5年产量年均增速达11.8%。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前的这8个月过渡期,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怎样做好准备?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对行业格局有何影响?
新标准对生产企业提出新要求
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随着规模扩大,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据国家消防救援局通报,2023年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由2021年的1.8万起增加到2.5万起。因违规篡改技术指标诱发的交通安全事故频发,个别企业缺乏研发投入,甚至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表示,修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旨在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梳理发现,为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新标准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为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新标准缩短了刹车距离,完善了蓄电池、控制器、限速器等防篡改要求,落实互认协同及“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此外,还加严电动机额定功率测试方法,有助于杜绝非法篡改为电动自行车提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