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矿连发”看找矿新突破

  中评社北京1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三矿连发”,找矿行动取得重大突破!

  1月以来,接连传来好消息:青藏高原新增铜资源量2000余万吨,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锂矿资源量跃居世界第二;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取得铀矿找矿重大突破,资源量规模达特大型……

  据介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大宗紧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围绕重点成矿区带和重要含油气盆地,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找矿突破,西部地区新增一批能源资源基地,中东部老资源基地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能力显着提升。

  铜矿资源储量实现大幅增长

  大宗矿产找矿增储为制造强国奠定资源基础。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熊自力介绍,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矿产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大宗矿产是制造业的“粮食”,我国铜、铝、铁等大宗矿产找矿取得重大突破,资源储量大幅增长。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青藏高原新增铜资源量2000余万吨,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已经形成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4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有力改变我国铜矿勘查开发格局。

  如何实现“矿越开越大、资源越开越多”的良性循环?“地质勘查+技术创新降低矿石入选品位”推动铜矿资源量实现大幅增长。

  通过公益性地质调查引领商业性勘查,是找矿实现快速突破的重要路径。在巨龙—甲玛地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紫金矿业等矿山企业开展成矿规律及深边部找矿预测研究,对巨龙铜矿原有矿权范围进行补充勘查,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9.8万余米,全面深入地对巨龙铜矿进行深边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