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河活化 观塘新绿洲

翠屏河因过往工业大厦长期排放污染物,令水质恶化,经常散发臭味,现在活化后,已变成区内居民一处新的休憩景点。(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20日电/观塘翠屏河活化工程早前完成,一个个园景平台、特色渠盖、艺术装置,加上跨河通道便利行人,昔日的恶臭明渠已变身城市新地标。

  大公报报导,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昨日发表网志,表示渠务署致力提升排水设施防洪的能力,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实践“河畔城市”概念,而活化后的观塘翠屏河是“最佳例证”。翠屏河经活化后提升了防洪能力,亦改善气味问题,河畔长廊亦已全面开放。多名街坊表示,活化后的翠屏河环境优美,吸引更多人到河畔休憩。

  活化翠屏河工程于2020年展开,其前身为一条弯曲小溪,流经马游塘、注入维港,水源覆盖观塘市中心、秀茂坪和蓝田一带。自上世纪50年代,河道经人为改动变成明渠,毗邻观塘商贸区和住宅区,但因区内的工厦长期排放污染物,令水质恶化,经常散发臭味。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昨日发表网志表示,位于观塘的翠屏河经活化后提升了防洪能力,亦改善气味问题。

  园景平台加浮岛 打造林荫走廊

  翠屏道原有的行人天桥基座横卧于明渠,令水流深度不能超过1.8米,形成排洪瓶颈,而异味问题亦为人诟病。为增强翠屏河抵御暴雨的能力,渠务署工程团队移除了天桥基座,又在翠屏道至敬业街段的河道进行挖深工程和安装1.2米高的挡水墙,提升翠屏河的最高排洪能力至每秒超过150立方米的水流量,相当于可在约17秒内填满一个奥林匹克标准游泳池。团队亦在下游近鸿图道位置设置随潮汐升降的智能水闸,调节水位以确保水量充足,改善气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