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蹄疾步稳,走向“智造强市”
这是青岛即发集团刚刚建成投产的纺纱智能工厂,在数字化生产模式下,万锭生产用工人数由50人减少至10人。即发集团的转型,仅是青岛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向“新”迈进的一个缩影。
作为产业历史悠久的制造大市,工业是青岛经济的“压舱石”。近年来,以“工赋青岛·智造强市”为目标,青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新技术应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园区建设实现新兴产业链群集聚;以顶层设计抢占未来产业空间……从“制造大市”到“智造强市”,青岛蹄疾步稳,一路前行。
1.传统产业“追新”:以技术创新重塑产业模式,拓展新空间
2024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第12批共22家全球“灯塔工厂”,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入选,并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端到端灯塔工厂”是指工厂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把生产制造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全链条串联起来,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和价值最大化。
“我们90%的空调产品出口,客户遍布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电压水平、技术标准、气候条件存在差异,为符合客户要求,必须进行定制化生产。”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工程技术负责人李鸿军介绍说,工厂依托大数据库建立人工智能(AI)大模型,可自行模拟计算、匹配最优解。数字赋能后,较好解决了外销产品排产难的痛点,海外订单交付周期缩减19%。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以新技术助力传统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综合竞争力。”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大川表示,目前青岛已培育6家全球“灯塔工厂”和1家可持续“灯塔工厂”,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