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访:左正东谈台湾青年的焦虑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香港6月15日电(记者 束沐)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5月上旬在上海参加“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研讨会”间隙,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左正东认为,近年来台湾年轻人的“战争焦虑”真实存在,对香港问题的看法和思想也发生转变,他还指出,当前“疑美论”在台湾社会有相当比例,但疑美不代表反美,而且在选举最后关头也还是可能受到美国态度而影响投票意向。对于两岸交流,左正东希望国民党继续坚持信念、推动两岸多来往,他也认为两岸智库的讨论应该“上不封顶”。

  左正东为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博士,马政府时期曾担任远景基金会执行长,此后历任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主任。

  专访全文如下:

  中评社:您在2020年至2021年担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但因为疫情没能来大陆,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两岸关系最困难的时期,这次应该是疫后第一次来大陆交流。

  左正东:那段时间的确是两岸关系非常困难的时候,但现在比那时更加紧张,只是说那个时候因为不能交流,彼此容易产生很多误会,现在这个问题稍微有一点缓解。

  中评社:您认为现在如何发挥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

  左正东:首先,国民党一直以来都主张沟通、交流、对话,是解决两岸问题最好的方法,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替代。如果这个主张能成为更坚强的信念,其他问题就不难处理。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阻力,但是国民党作为一个在台湾的主要政党,而且是有机会执政的政党,还是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当然,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像现在这种环境中,两岸已经恢复人员往来,所以双方要多来往。但另一方面,国民党不能只有跟大陆官方或者学者交流,需要更广泛跟大陆社会对话,要更瞭解大陆的民众、大陆年轻一代的想法,我认为这应该是国民党未来要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讲到年轻人想法,这两年“票投民进党,子弟上战场”的战争焦虑在台湾出现。您在台大也会接触到很多学生,这种焦虑是被媒体渲染的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左正东:这个焦虑是真实存在的。第一个是因为大陆的军演,第二个是因为民进党延长役期,以及各种各样增强“国防”等军事准备。所以的确是事实,台湾人已经几十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环境,当然会产生恐惧和焦虑。当然,也有不少人表达愿意到第一线去承担责任。我认为,如果大家能够严肃面对战争的可能性,才会更懂得两岸和平发展的可贵。要知道战争付出的代价,才会珍惜没有战争的和平时光。

  中评社:延续年轻人的话题,大概4年前的这个时候,因为香港的事件,台湾年轻人不信任大陆、不支持国民党,更加支持民进党,以您对这4年来青年学生的观察,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有改变吗?如果有的话,往哪种方向改变?

  左正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在香港问题上,虽然还是有很多台湾年轻人同情香港,但是更多年轻人看到了民进党对香港的伪善。比如说当时蔡英文提出来“撑香港”,但实际上各项政策根本没有这么做,所以很多香港人来台湾以后又离开了台湾。这种情况在年轻人看起来,认为民进党政府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意愿或能力去支持香港、照顾香港人,那些口号就变得非常的虚假,这是第一个转变。   第二个转变是,当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时,很多人感觉到,我们需要和大陆建立比较良好稳定的关系。这种想法的转变也是很重要,因为过去很多人只是单纯的觉得要支持香港民主,可是现在愈来愈多人会警惕,如果这种情感表达被利用而引发两岸民意对撞,反而可能给台湾带来危险。毕竟,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才是台湾安全的根本。

  中评社:现在很多人在预警,说2024选前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危机,您认为如果有这种危机,会不会像4年前一样,让台湾年轻人情绪又被动员起来?还是说,经过这几年亲眼见证形势的变化,台湾年轻人的思考会更加成熟?

  左正东:当然,选前台湾还是不能排除有可各种不可预测的事情,灰犀牛、黑天鹅等等,但是我们已经看过了很多剧本,所以现在能够超越我们想象的剧本已经有限了。更何况,所有的剧本并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是基于时间的累积,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过去发生的事情,去预测未来的发展。

  现在两岸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了,假如是因为民进党政府做一些太过明显的动作,导致两岸关系更加紧张,可能很多人不会支持。当然一定有部分人不会这样想,但最后如何反应在投票结果,就要看这两种力量的拉扯。   中评社:民进党今年开始两岸论述有很多调整,比如“和平保台”,这种调整有影响到年轻人或者中间选民吗?

  左正东:说到底,这取决于国民党以及其他在野党的候选人,有多大程度能够吸引民众的支持。在国民党确定提名人选之前,中间选民确实有一些变化,没有再像去年县市长选举时那么反对民进党了,但这个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接受了民进党的这套论述,而是因为国民党或者在野政党还没有拿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选择。当然,毕竟国民党刚刚提名2024候选人,未来的情况还有待观察。

  中评社:讲到混乱,比如说“疑美论”,国民党很多高层是不想去碰的,这对未来选举会有多大影响?

  左正东:至于“疑美论”,我观察到有些台湾民众对于美国是有些保留的,可是要注意到的一点是,疑美不代表反美。当美国很明显支持台湾某个候选人,或者明显挑战另外一组候选人的时候,是不是所有对美国有疑虑的人都不会受到影响?这个还很难说。毕竟,因为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唯一向台湾提供武器和军事协助的国家。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真的出手,持“疑美论”的人到了最后阶段不见得会全部都反对美国。很多持疑美论的人认为,所有的强权都是需要怀疑的,你可以怀疑美国,你也同样可以怀疑中国大陆。所以到了最后,如果美国对台湾大选采取明确的表态,有一部分“疑美论”者态度很可能也会松动。   中评社:您之前在官方背景智库参与很多两岸交流。特别是探讨两岸关系的政治安排,在马英九时代是高峰期,但蔡英文上台后就冷却下来。大陆在2019年对两岸关系提出了远期的规划,您认为未来两岸智库交流是否需要展开泛政治或者准政治议题的讨论?

  左正东:应该上不封顶,讨论所有问题。两岸应该更广泛的去谈彼此都关切的问题,不要自我设限,包括台湾关心、大陆所关心的问题,包括官方的问题、民间的问题,全方位都可以谈。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香港6月15日电(记者 束沐)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5月上旬在上海参加“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研讨会”间隙,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左正东认为,近年来台湾年轻人的“战争焦虑”真实存在,对香港问题的看法和思想也发生转变,他还指出,当前“疑美论”在台湾社会有相当比例,但疑美不代表反美,而且在选举最后关头也还是可能受到美国态度而影响投票意向。对于两岸交流,左正东希望国民党继续坚持信念、推动两岸多来往,他也认为两岸智库的讨论应该“上不封顶”。

  左正东为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博士,马政府时期曾担任远景基金会执行长,此后历任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主任。

  专访全文如下:

  中评社:您在2020年至2021年担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但因为疫情没能来大陆,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两岸关系最困难的时期,这次应该是疫后第一次来大陆交流。

  左正东:那段时间的确是两岸关系非常困难的时候,但现在比那时更加紧张,只是说那个时候因为不能交流,彼此容易产生很多误会,现在这个问题稍微有一点缓解。

  中评社:您认为现在如何发挥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

  左正东:首先,国民党一直以来都主张沟通、交流、对话,是解决两岸问题最好的方法,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替代。如果这个主张能成为更坚强的信念,其他问题就不难处理。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阻力,但是国民党作为一个在台湾的主要政党,而且是有机会执政的政党,还是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当然,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像现在这种环境中,两岸已经恢复人员往来,所以双方要多来往。但另一方面,国民党不能只有跟大陆官方或者学者交流,需要更广泛跟大陆社会对话,要更瞭解大陆的民众、大陆年轻一代的想法,我认为这应该是国民党未来要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丽江小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