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锅里藏着三千亿?

重庆洪崖洞景区灯光璀璨,游客如织。景区内火锅店众多,吸引人们前来品尝。(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中评社北京1月10日电/据人民网报导,近年来,重庆在火锅产业方面下足功夫,从创办火锅学院培育行业人才,到推动火锅料理师成为中式烹调师职业下的新工种;从推动食材工业化生产,到布局品牌化发展,推动火锅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0亿元。小火锅如何做成“热辣滚烫”的大产业?记者进行了探访。

  山坡上、巷子里、马路边、梯坎旁……重庆无处不火锅。“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邀上三五好友,围炉共食,随着咕嘟咕嘟的气泡在锅中翻涌,一场酣畅淋漓的美食之旅火热开启。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川渝特色美食。重庆人爱火锅,会吃火锅,更凝心聚力发展火锅产业。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重庆有火锅企业1.77万家、门店3.7万家,全市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000亿元。

  从火锅学院到火锅料理师、从凭经验制作到标准化生产,重庆坚持在创新供给上下功夫。实行工匠技能认证制度,畅通职业培养机制;综合营销、包装、服务等各类手段,助推品牌化发展;推动食材工业化生产,布局行业全产业链。三管齐下,加快推动重庆火锅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擦亮火锅金名片。

  拼营销

  从“网红”到“长红”

  企业各出奇招

  走进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萍姐”火锅店,灯笼、八仙桌、条凳、复古海报……市井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