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内需消费 稳楼市政策续发力

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左右,居民消费支出增速约7%左右。(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国新办于1月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2024年“两新”工作的实施情况,可以概括为四个“效果明显”,包括激发消费活力效果明显、拉动投资增长效果明显、促进产业升级效果明显和支撑绿色转型效果明显。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目前总体考虑是,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深入推进‘四大行动’。”

  在笔者看来,2025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凸显,国内需求提振仍需发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不小的压力。基于2025年,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仍将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引擎,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增速高于2024年。此外,全年消费支出贡献率有望升至6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约3.25个百分点,为经济增长保持韧性“保驾护航”。

  财策唤醒更多消费需求

  对于2025年重点任务第一项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提振消费,哪些领域需要重点关注?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笔者认为需要强化对重点区域消费关注。因为一线城市特别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扩大城镇消费的领头羊,六座消费万亿之城社零总额占全国社零比例超过十分之一。

  也要保持重点城市的消费持续增长,需要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增加持续的服务供给能力等多方面发力。

  具体来看,由于居住及相关生活用品消费支出占到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约四分之一,居民住房需求的改善将推动家居、装潢及建材等商品的消费支出。

  同时,有必要以财政政策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唤醒更多消费需求。一方面,提高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增加医保补助;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其所带来的财政拨款,用以提高困难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以更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购新补贴,预计2025年汽车、家电等大件耐用消费品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