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条信息令人堕“卖猪仔”陷阱
中评社北京1月1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大公报记者连日深入泰缅边境,追踪报导全球最大的电骗园区,多角度揭露其黑暗内幕。
新一波电骗潮杀埋身,每名市民都可能是下一个受害者!我们打开手机、电邮,都时不时会弹出“揾快钱”、“中奖”等信息,这其实是电讯诈骗的第一步。本港专家表示,电骗泛滥成灾,与疫后经济差、心急揾快钱不无关系。
近日内地演员王星的同行自曝与王星有类似被骗经历,并分享自己总结的可疑点,认为不法分子恰恰利用了一些人揾快钱的心态。香港警方表示,骗徒的诱骗对象更扩大至学生,包括考试完毕放假的大学生及待业的青少年。\大公报记者 苑向芹、余风(文) 调查组(图)
电骗行业为何能迅速发展,能让穷乡僻壤的缅甸妙瓦底,在短短几年间摇身一变成规模庞大的城市?有台湾学者认为,电骗的崛起因素,一是包括手机号码在内的个人私隐泄露问题严重,二是与社会经济下行的情况有关。不过,随着市民防骗意识提高,现时因一条短讯被骗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反而在经济寒冬的当下,急于求职的族群则为骗徒带来更多“电骗商机”。作为不太知名的演员,王星也因为心急揾钱而惨被拐骗,令这类个案越来越多。
招聘艺人骗局 细节疑点多
近日王星的同行、内地演员宇书田在小红书分享上月险因一条试镜信息被骗去泰国的亲身经历。她表示,到了年底,自己所在的试镜群就突然多了一些泰国、杜拜的演员工作招聘信息,联络上后却发现疑点重重,例如报名费用,初见群里讯息列明费用为700元,但对方突然加了300元。宇书田分享,所有剧组向来都是不断地去压低演员的报酬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而自己进了所有报名演员的微信群后,发现微信群长时间内只有四个人,“一般这样的价格合理的通告,同一个角色至少会有二三十个人去竞争。”她认为供求情况不合理。
骗徒向大学生待业青年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