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梦孜:从二十大报告思考国际战略环境变化

傅梦孜(线上直播截图)

  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实习记者 李惠灵)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会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围绕“国际战略环境与战略机遇期”这一论坛主题,分享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

  傅梦孜说,关于当前的国际环境,二十大报告在第一章提到,党中央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第十四章又将其进一步细化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并讲到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傅梦孜认为,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是趋于恶化的。美国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做出消极定位,为双边关系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相互之间的对立、对抗、竞争情绪上升,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的互相排斥、互相厌恶的情绪发酵。傅梦孜表示,特朗普此前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在今年10月份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这一情形与特朗普时期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傅梦孜说,我们曾经期望以相互经济关系的加强来影响一国的政治发展,现在西方认为,这种预设前提也已经不存在了。他指出,各国政治的重心更多转向了国内。新冠疫情三年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下滑的轨道,各国经济形势确实不佳,大约几千万人正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各个国家近期的重点需要布局到国内,需要更多地考虑公平公正,考虑社会底层。傅梦孜以巴西总统卢拉再次当选,拉美左翼力量上升为例,认为从墨西哥到阿根廷会出现一批这样的拉美国家向左转,因为这呼应了社会底层的声音。

  并且,傅梦孜提到,当前各国更多地考虑反通胀,增加就业。虽然相互依赖、加强的局面没有改变,但各国更要考虑经济的自主、制造业的回流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要考虑能源资源的独立和减少由过度依赖外部造成的脆弱性。中国也在加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傅梦孜说,二十大报告里还提到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以及治理赤字。他认为,这四个赤字同国际政治军事集团化、阵营化有关。美国强化北约,强化美日、美韩双边同盟,加强军事功能的做法,加剧了地区乃至世界的紧张局面。

  傅梦孜指出,曾经主导世界秩序的一些机制已被武器化,甚至可能面临被崩溃的命运,例如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在大国对立的情况下,北极治理、南极治理,还有其他新领域的治理,可能都会抹上一层阴影,原本的矛盾可能会进一步放大,造成一些问题。至于安全赤字,傅梦孜指出,美西方要追求一种绝对的安全,就会让别人感到不会太安全。别人感觉不安全的时候,那么你的安全也可能是虚妄的。   傅梦孜表示,一些问题应通过多边的、有效的讨论来寻求解决办法。但如今这种阵营化、集团化等歧视性的安排,让国家之间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不利于多边应对紧迫问题,包括国际经济的协调、气候治理和其他发展治理。

  此外,傅梦孜说,二十大报告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战略机遇期”这一概念,但至少提到了两次战略机遇。一次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另一次是“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傅梦孜表示,战略机遇期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面临着战略机遇,也是战略机遇的一部分,它是求其在我的东西。他认为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开放呈现的机遇。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进博会贺词里也提到,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其次,是中国投入的机遇。多年来,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1/3以上的贡献。中国愿意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原本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再发展。我们敢加大投入,对其他国家而言就是机遇。

  最后,是推动世界经济内生动力的机遇。我们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发展的新动能。我们还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两个循环,而这些都有可能给世界带来新机遇。

  发言最后,傅梦孜强调,虽然二十大报告没有明确提到战略机遇期,但中国本身是战略机遇期呈现的一个主要因素、重要部分。战略机遇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忽视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因此,统筹发展与安全仍然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课题。

傅梦孜(线上直播截图)

  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实习记者 李惠灵)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会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围绕“国际战略环境与战略机遇期”这一论坛主题,分享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

  傅梦孜说,关于当前的国际环境,二十大报告在第一章提到,党中央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第十四章又将其进一步细化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并讲到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傅梦孜认为,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是趋于恶化的。美国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做出消极定位,为双边关系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相互之间的对立、对抗、竞争情绪上升,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的互相排斥、互相厌恶的情绪发酵。傅梦孜表示,特朗普此前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在今年10月份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这一情形与特朗普时期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傅梦孜说,我们曾经期望以相互经济关系的加强来影响一国的政治发展,现在西方认为,这种预设前提也已经不存在了。他指出,各国政治的重心更多转向了国内。新冠疫情三年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下滑的轨道,各国经济形势确实不佳,大约几千万人正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各个国家近期的重点需要布局到国内,需要更多地考虑公平公正,考虑社会底层。傅梦孜以巴西总统卢拉再次当选,拉美左翼力量上升为例,认为从墨西哥到阿根廷会出现一批这样的拉美国家向左转,因为这呼应了社会底层的声音。

  并且,傅梦孜提到,当前各国更多地考虑反通胀,增加就业。虽然相互依赖、加强的局面没有改变,但各国更要考虑经济的自主、制造业的回流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要考虑能源资源的独立和减少由过度依赖外部造成的脆弱性。中国也在加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傅梦孜说,二十大报告里还提到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以及治理赤字。他认为,这四个赤字同国际政治军事集团化、阵营化有关。美国强化北约,强化美日、美韩双边同盟,加强军事功能的做法,加剧了地区乃至世界的紧张局面。

  傅梦孜指出,曾经主导世界秩序的一些机制已被武器化,甚至可能面临被崩溃的命运,例如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在大国对立的情况下,北极治理、南极治理,还有其他新领域的治理,可能都会抹上一层阴影,原本的矛盾可能会进一步放大,造成一些问题。至于安全赤字,傅梦孜指出,美西方要追求一种绝对的安全,就会让别人感到不会太安全。别人感觉不安全的时候,那么你的安全也可能是虚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