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德领导人反核武共识 共护世界安全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新华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1月10日电(评论员 郭至君)日前,作为中共二十大结束后首位访问中国的欧洲领导人——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回国介绍访华的成果时重点强调了他与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反对使用核武器共识。朔尔茨表示,中国领导人和我都明确宣布,俄乌冲突中不可使用核武器,这是他此次访华行程中“最大的收获”,他直言不伟地说,“单凭这一点,这趟旅行就是值得的。”我们认为,他力排众议成功访华并在反核武、反核战上与中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肯定。

  首先,反对使用核武器是中国领导人提出来的,必然会获得世界各国最大的共识!

  我们注意到,在中德两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

  在西方的反华浪潮中,中国的核立场经常被质疑,例如今年8月联合国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上,美国代表就妄称中国正在加速扩张核武库,并拒绝同美方就核军控问题开展实质性对话。然而,如果瞭解事实,就知道中国的核政策是目前五个拥核国家中最独特的,其表现在:核试验次数少、核武器数量小、部署方式少、呈现出超强连续性等等。2019年7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更是重申了中国一贯的核政策,即“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我们看到祗有中国政府宣布了中国保有的核武器纯粹是为了自卫以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其他核大国对此都没有清晰表态。中国的核政策是拥核大国中最理性务实的。今年初,中、法、俄、英、美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发表了《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中国是积极推动者,这也再次证明中国核政策的稳定持续性。

  习近平主席的最新表态,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的拥核但不可动核的核政策!这样的政策,必然会获得世界各国最大的共识!

  其次,该中德领导人的共识为当前愈演愈烈的俄乌冲突画下了红线,也再次彰显了中国的反核武的底线。

  在此次中德领导人的会晤中,有相当长的篇幅谈及了乌克兰危机。我们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了“四个共同”,包括,共同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为危机地区的平民过冬纾困,这是中国领导人对当前俄乌冲突的最新表态,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提出了明确的解决路径。尤其是反核武之呼吁,更是占据了人类社会的道德高地。

  中德领导人达成反对使用核武的共识,同样也体现出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全球化竞争的推动者、建设者及维护者,中国的作用无法低估,作为拥核大国,中国的态度也有足够的力量让其它核大国反思。当前俄乌之间无法协商的僵局,不仅给俄乌两国人民带来热战的损伤,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很多次生危机。在这次中德领导人的会晤中,反核武不仅为俄乌冲突中存在的核危机画下底线,也再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清晰的反核武之声。中国的姿态,世界需看得见。   第三,中德领导人的反核武共识展示了东西方国家应该携手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性。

  在当前中西方因多种原因逐渐脱钩、对立的大背景下,中德领导人反对核武的共识成为了一个正向例子,它告诉我们,人类在核战争面前都是渺小而无助的,无论何人,无论哪国,无论有多么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面对核战争来临之时都不能独善其身,祗有成为一个联合的生命共同体,才能携手阻止核战争,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里明确写道:中国倡导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坚持公平原则,本着务实精神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共进、精诚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认为,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有核以及有能力发展核武的国家都应认识到这一点。当前,携手应对核战灾难的号角已经吹响,世界各国唯有共同面对,才可保障全世界人民的安全。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新华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1月10日电(评论员 郭至君)日前,作为中共二十大结束后首位访问中国的欧洲领导人——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回国介绍访华的成果时重点强调了他与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反对使用核武器共识。朔尔茨表示,中国领导人和我都明确宣布,俄乌冲突中不可使用核武器,这是他此次访华行程中“最大的收获”,他直言不伟地说,“单凭这一点,这趟旅行就是值得的。”我们认为,他力排众议成功访华并在反核武、反核战上与中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肯定。

  首先,反对使用核武器是中国领导人提出来的,必然会获得世界各国最大的共识!

  我们注意到,在中德两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

  在西方的反华浪潮中,中国的核立场经常被质疑,例如今年8月联合国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上,美国代表就妄称中国正在加速扩张核武库,并拒绝同美方就核军控问题开展实质性对话。然而,如果瞭解事实,就知道中国的核政策是目前五个拥核国家中最独特的,其表现在:核试验次数少、核武器数量小、部署方式少、呈现出超强连续性等等。2019年7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更是重申了中国一贯的核政策,即“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