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协开幕 北都建设成热话

  中评社北京1月15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4日在广州开幕,以携手港澳推进大湾区建设为题开展调研协商是今年政协重点工作之一。港区广东省政协委员聚焦推进大湾区建设、借鉴广东经验开发北部都会区,乘“十五运”东风加强湾区体育文旅合作等焦点话题建言献策,为广东建设提供香港智慧。不少港区委员建议在北部都会区加强粤港创科、教育、中医药等产业合作,培育出粤港联动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广东委员则建议加强算力合作,率先在北部都会区探索数据跨境访问、交互等。

  粤委员:探索北都数据跨境交互

  占香港总面积约1/3的北部都会区,被视为破解香港住房、医疗、就业、青年发展等民生难题的新引擎。去年,香港特区政府试行“片区开发”模式,为北部都会区建设按下加速键。如何更好建设北部都会区,成为本次广东政协会议上港区委员关注的热话之一。

  借鉴广东经验凝聚湾区力量

  港区广东省政协委员林至颖告诉记者,北部都会区是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但目前存在土地开发、基础建设与配套设施不足以及招商引资三大难题,若广东省的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将有助促进大湾区的市场要素流通,进而加强两地协同效应,发展出成熟的大湾区科技产业生态,增强大湾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

  林至颖建议粤港两地加强产业联合发展力度,可请广东方面向香港政府与相关承建商分享发展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的经验与技术标准,凝聚整个大湾区力量,培育出粤港联动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广东还可以针对北部都会区所需的科技产业需求,推动链主企业在香港投资进驻,善用香港的国际化市场,促成大湾区科技产业生态的构建。

  大湾区创科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港区广东省政协常委廖伊曼认为,大湾区要发挥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优势,以香港规划建设“北都大学教育城”为契机,加大中外知名院校合作力度,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及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世界级创新研究合作交流平台。同时,鼓励和支持粤港高等教育及专科教育院校合作参与国际认证和共建资历认可体系,在职业技能评估标准与资格认证上同标准、同认证、同接轨,共同培养国际通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