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特朗普不装了,“美帝国主义”来临!
来源:大公报 作者:轩辕靖
特朗普的“扩张主义”并非笑谈。特朗普日前在记者会上不仅再次强调吞并格陵兰、加拿大和巴拿马运河的意图,甚至不排除动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达成目的。特朗普儿子乘坐专机登上格陵兰“视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吞并加拿大的美国新地图,要将墨西哥湾改为“美国湾”……特朗普的连番操作以及公开的威胁,足见特朗普“扩张主义”的昭然若揭。
对于特朗普明火执仗的威胁,丹麦国王不仅更改丹麦国徽硬扛美国,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也强调格陵兰岛是“非卖品”。面对特朗普发布的美国吞并加拿大新地图,加拿大执政党紧急发布宣示主权的加拿大地图,巴拿马政府再次强调“运河主权不可谈判”,墨西哥总统则表示美国应该改称为“墨西哥美国”。
特朗普的“扩张主义”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美国帝国主义传统的回归。短暂的美国历史充满殖民主义基因和“扩张主义”原罪。美国从最初的13块殖民地发展到如今50个州,不是抢来的就是买来的。这是典型的“扩张主义”。此外,美国还有“门罗主义”,美国高兴时把美洲视为前庭后院,美国不爽的时候,就会对美洲国家予取予夺。
特朗普的“贪婪直率”戳穿了美国政媒长期精心演绎的“国王的新衣”,政治正确的虚伪“童话”被特朗普这个“老男孩”无情击碎。因此,与其说特朗普“扩张主义”,不如说特朗普暴露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逼迫邻国就范的政治伎俩
正因为如此,加拿大、巴拿马和格陵兰才倍感紧张,因为它们担心美帝国主义的“强抢”和“强买”。经此“扩张主义”威慑,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国家,在面对特朗普新的关税战时,也许会向美国妥协。故而,特朗普的“扩张主义”看似他的“大嘴巴”修辞,其实更像是逼迫邻国就范的策略手段或政治伎俩。
除了对邻国实施“扩张主义”,特朗普的美帝国主义还霸凌欧洲老牌帝国主义。欧洲国家面对美国这个损友,也是无可奈何。
一方面,特朗普利用俄乌冲突要挟北约成员国,逼其增加军费开支,减轻美国“保护伞”的压力。为了让深陷俄乌冲突的北约欧洲成员就范,特朗普甚至以美国退出北约进行要挟。由于北约反俄太深,欧洲援乌太多,而且背负两次世界大战的沉重负担,特朗普利用俄乌冲突对欧要挟很有效。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不仅削弱了俄、欧、乌三方力量,也强化了美国对欧盟和北约的控制。对特朗普而言,他要的未必是主导西方世界的虚名,而是依靠实力向欧洲国家攫取更多实际利益,让北约欧洲成员承担更多安保义务。
更值玩味的是,特朗普还以侮辱性极强的方式对欧洲进行内部拆台,让欧洲国家不断破防。当特朗普亲自到法国巴黎参加圣母院重开仪式时,特朗普似乎给法国和欧洲国家莫大的面子。
然而,特朗普“走出去”只是外交表象,他在海湖庄园接待西方政客“朝拜”才是真正目的。奔赴海湖庄园的欧洲政客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颇得特朗普的激赏,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成为海湖庄园新年伊始迎来的新客人。特朗普不吝称赞梅洛尼是“了不起的女性”。然而,欧尔班是欧盟的“刺头”,欧盟讨厌的“内鬼”成了海湖庄园的座上宾,特朗普对欧盟的立场是显然的,从内部给欧盟制造混乱。
接待梅洛尼,特朗普则别有用心,是支持欧盟右翼领导人对付建制派的表现。法国的马克龙、德国的朔尔茨或成“跛脚鸭”或面临大选,特朗普力挺欧盟右翼,不仅动摇法德作为欧盟双核的根基,让欧盟变成一盘散沙;而且可以让欧盟更强烈的右转舵,以打破拜登时代的西方秩序,重构特朗普领导的大西洋两岸右翼同盟。
特朗普还充分利用马斯克干涉欧洲主要国家的内政。马斯克公开支持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嘲弄德国总理朔尔茨是“傻瓜”、总统施泰因迈尔是个“反民主的暴君”。即便是已经脱欧的英国,马斯克也支持右翼民粹的改革党。至于法国,马斯克暂时手下留情,但马克龙已经是苟延残喘,无力左右国内政局。
曾经的欧洲“三剑客”,要么被马斯克干涉内政,要么被马斯克蔑视,特朗普则笑看欧洲国家在内讧中变得散乱无措。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美式唱双簧”,给美国霸凌欧洲增加了主动调戏的荒诞色彩。这也意味着,特朗普2.0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边主义”,开始通过帝国主义的方式,对邻国和盟友无差别“杀熟”。
来源:大公报 作者:轩辕靖
特朗普的“扩张主义”并非笑谈。特朗普日前在记者会上不仅再次强调吞并格陵兰、加拿大和巴拿马运河的意图,甚至不排除动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达成目的。特朗普儿子乘坐专机登上格陵兰“视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吞并加拿大的美国新地图,要将墨西哥湾改为“美国湾”……特朗普的连番操作以及公开的威胁,足见特朗普“扩张主义”的昭然若揭。
对于特朗普明火执仗的威胁,丹麦国王不仅更改丹麦国徽硬扛美国,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也强调格陵兰岛是“非卖品”。面对特朗普发布的美国吞并加拿大新地图,加拿大执政党紧急发布宣示主权的加拿大地图,巴拿马政府再次强调“运河主权不可谈判”,墨西哥总统则表示美国应该改称为“墨西哥美国”。
特朗普的“扩张主义”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美国帝国主义传统的回归。短暂的美国历史充满殖民主义基因和“扩张主义”原罪。美国从最初的13块殖民地发展到如今50个州,不是抢来的就是买来的。这是典型的“扩张主义”。此外,美国还有“门罗主义”,美国高兴时把美洲视为前庭后院,美国不爽的时候,就会对美洲国家予取予夺。
特朗普的“贪婪直率”戳穿了美国政媒长期精心演绎的“国王的新衣”,政治正确的虚伪“童话”被特朗普这个“老男孩”无情击碎。因此,与其说特朗普“扩张主义”,不如说特朗普暴露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逼迫邻国就范的政治伎俩
正因为如此,加拿大、巴拿马和格陵兰才倍感紧张,因为它们担心美帝国主义的“强抢”和“强买”。经此“扩张主义”威慑,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国家,在面对特朗普新的关税战时,也许会向美国妥协。故而,特朗普的“扩张主义”看似他的“大嘴巴”修辞,其实更像是逼迫邻国就范的策略手段或政治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