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因应紧急状态“中央”地方要更加合作
中评社台北12月26日电(记者 黄筱筠)赖清德26日在“总统府”举行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第2次委员会议,赖在结论时裁示,从这次桌上演练,我们可以更加瞭解到,“中央部会”、地方各局处,必须跳脱本位迷思,从跨部门、甚至是整个政府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因应紧急状态。未来“中央”跨部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垂直水平联系、讯息交换,都可以再更加强。让各单位可以即时掌握彼此的任务和进度,贯彻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项桌上推演共有19部会及台南市16局处参演。赖清德会后宣布明年扩大举办,成为“2025城镇韧性演习”。委员会后由府发言人郭雅慧转述赖清德会议结论。
他表示,针对这次收获非常多的桌上推演,有几点裁示,要和各位分享:第一,我们要有SOP,但是不能只靠SOP。无论是“中央”各部会,或是地方各局处,针对单一状态,都有SOP。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我们所拥有的资源都有相互依赖性。因为每个状态在现实中都是连动的,因此SOP是基本,但是如何在SOP之外,强化因应措施,我们应该超前部署、充份准备,“中央”地方共同合作,并且保持弹性,才能妥善因应各种灾情。
第二,我们对反资讯战、反认知战的沟通,要更加强主动性。目前,对于境外势力的资讯战、认知战,我们已经建立了因应机制,我要肯定“中央”和地方单位的应处,但除了被动回应,我们还可以再更加强主动性。
他表示,未来,我们要建置更多元的管道,来跟社会沟通。从各政府机关的首长,到最基层的里长,甚至地方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都应该成为重要的沟通管道、沟通对象;在平时,可以沟通、传递讯息,在紧急状态时,可以协助澄清假讯息,甚至说明正确资讯。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有效因应各种错假讯息的挑战。
第三,我们要先建构全政府的防卫韧性,才能更强化全社会的防卫韧性。从这次的推演,我们也发现,在面对灾害或紧急状态时,我们过去确实太过依赖军警人员。全社会防卫韧性的宗旨,应该是先自助互助,再进一步支援整个全社会。
赖清德表示,他在当台南市长时,面对各种灾情都仰赖“国军”部队,进入“中央政府”后,“国军”也都站在第一线,但未来恐怕要改变观念,进行全社会防卫韧性,达到自助互助。我们要考量,在各种紧急状况下,军警也有其任务。无论是在民力的盘点部署,或是民生物资的配置等各方面,我们要从这次演练中,找到更多可能存在的盲点,并思考整合各主管单位相关的、丰沛的民间力量,纳入防救灾的体系之中,来持续精进相关作为。
第四,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总统府”进行全社会防卫韧性、包含“中央”和地方单位、并且有民间观察员的大规模桌上推演演练,我要肯定“中央”和地方的充足准备,也感谢各位委员的肯定。
他说,从这次演练,我们可以更加瞭解到,“中央部会”、地方各局处,必须跳脱本位迷思,从跨部门、甚至是整个政府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因应紧急状态。同时,未来,“中央”跨部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垂直水平联系、讯息交换,都可以再更加强。让各单位可以即时掌握彼此的任务和进度,贯彻团队合作的精神。
第五,这次的推演,验证了备援机制的重要性。无论是“中央”各部会,地方各局处,都应该要思考,当大规模灾害发生时、现有机制失效了,要如何应处、要如何快速采用B计划、更要思考如何尽速恢复运作。我要重申,只要政府和全体社会有准备,就能应对;有决心,就不用担心;有信心,人民才能放心。
第六、无论是“中央”各部会,或地方政府各局处,平时都需要进行自身单位内部的演练。我们从推演中,不仅仅验证了“中央”地方的应急计划,也发现了许多应该改善的部分,这证明桌上推演的重要性。当我们平时就有设定计划、进行无剧本的推演,就可以当作未来的方向,在大规模、复合式的灾害发生时,就能更有余裕地因应。
他要强调,“全社会防卫韧性”的建构,是从“中央”到地方,每一个县市乡镇村里,都必须参与,将每一分力量都凝聚起来,提升整体“国家”的韧性。这是跨领域、跨党派、跨世代的全面工作,需要“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各界的携手合作,才能发挥最大力量。
中评社台北12月26日电(记者 黄筱筠)赖清德26日在“总统府”举行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第2次委员会议,赖在结论时裁示,从这次桌上演练,我们可以更加瞭解到,“中央部会”、地方各局处,必须跳脱本位迷思,从跨部门、甚至是整个政府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因应紧急状态。未来“中央”跨部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垂直水平联系、讯息交换,都可以再更加强。让各单位可以即时掌握彼此的任务和进度,贯彻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项桌上推演共有19部会及台南市16局处参演。赖清德会后宣布明年扩大举办,成为“2025城镇韧性演习”。委员会后由府发言人郭雅慧转述赖清德会议结论。
他表示,针对这次收获非常多的桌上推演,有几点裁示,要和各位分享:第一,我们要有SOP,但是不能只靠SOP。无论是“中央”各部会,或是地方各局处,针对单一状态,都有SOP。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我们所拥有的资源都有相互依赖性。因为每个状态在现实中都是连动的,因此SOP是基本,但是如何在SOP之外,强化因应措施,我们应该超前部署、充份准备,“中央”地方共同合作,并且保持弹性,才能妥善因应各种灾情。
第二,我们对反资讯战、反认知战的沟通,要更加强主动性。目前,对于境外势力的资讯战、认知战,我们已经建立了因应机制,我要肯定“中央”和地方单位的应处,但除了被动回应,我们还可以再更加强主动性。
他表示,未来,我们要建置更多元的管道,来跟社会沟通。从各政府机关的首长,到最基层的里长,甚至地方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都应该成为重要的沟通管道、沟通对象;在平时,可以沟通、传递讯息,在紧急状态时,可以协助澄清假讯息,甚至说明正确资讯。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有效因应各种错假讯息的挑战。
第三,我们要先建构全政府的防卫韧性,才能更强化全社会的防卫韧性。从这次的推演,我们也发现,在面对灾害或紧急状态时,我们过去确实太过依赖军警人员。全社会防卫韧性的宗旨,应该是先自助互助,再进一步支援整个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