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祺:美加强对中围堵 吁台企业调整布局
中评社台北12月18日电(记者 俞敦平)三三企业交流会今天举行例会,邀请“经济部次长”陈正祺谈“由中美争霸战看全球经济整合”。他指出,美中经济竞争正在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对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带来深远影响。他呼吁台湾企业积极调整布局,以应对新局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三三会18日在美福饭店举行2024年12月份例会,由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主持,并邀请“经济部次长”陈正祺以由“美中争霸看全球经济整合”为题进行主题演说。
陈正祺首先回顾美中经济互动的历史。他提到,美国在2017年即开始对中国大陆发动一系列贸易政策,包括“301调查”及“232钢铝关税”等,理由是中国大陆的经济行为构成对美国国家安全威胁。当时中国大陆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意图透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这一目标引发美国的高度警惕,并导致美国加强对中国大陆的围堵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对中政策是这场角力的起点。陈正祺指出,特朗普以贸易逆差问题为由,采取激进的单边措施,例如普遍关税的征收,以及对特定中国大陆企业的限制。他形容特朗普的政策具有强制性和不常规性,例如通过提高关税迫使盟国结盟,或以美国市场准入为诱因换取技术合作。这些举措一方面成功遏制中国大陆的部分产业发展,但也在全球引发贸易报复风险,甚至挑起盟邦内部的价值观分歧。
陈正祺指出,拜登政府虽然在手段上有所调整,但在对中政策的大方向上延续了特朗普的路线。拜登提出的供应链重组计划针对包括半导体、制药及量子技术在内的关键产业,强调供应链的安全与自主。与此同时,美国与其盟友,例如日本、韩国及欧盟,强化了在技术与经贸上的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大陆的崛起。然而,陈正祺指出,拜登的政策更具包容性,例如以补助与协议为诱因,与盟邦达成更密切的合作。
陈正祺特别强调,美中经济角力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深远且复杂。随着美国提高关税并实施更严格的投资审查,中国大陆企业为了避开美国市场的限制,转而在墨西哥、越南等地设厂,试图绕过美国的贸易壁垒。同时,欧盟内部在如何应对中国大陆问题上也出现分裂,法国和德国在电动车反补贴税的立场上截然不同。这些现象显示,全球经济正在快速重组,但新的平衡仍未形成,供应链的稳定充满不确定性。
此外,陈正祺提到美国针对“红色供应链”的排除政策。他解释,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将涉及中国大陆的产品或技术排除出某些敏感领域,例如通讯设备和汽车硬体。然而,由于国际贸易规则对原产地的定义存在漏洞,这一政策的实施面临挑战。例如,中国大陆企业在墨西哥生产的产品能否被视为“非中国大陆制造”,成为法律和政策制定上的难题。
最后陈正祺展望未来,他认为无论特朗普或拜登的政策延续,都将加深美中竞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他提醒台湾企业关注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及早调整供应链布局,以应对可能的挑战和风险。他强调,三三会作为企业间的重要交流平台,应继续协助企业掌握国际动态,凝聚共识,为台湾在新局势下找到最佳的发展策略。
中评社台北12月18日电(记者 俞敦平)三三企业交流会今天举行例会,邀请“经济部次长”陈正祺谈“由中美争霸战看全球经济整合”。他指出,美中经济竞争正在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对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带来深远影响。他呼吁台湾企业积极调整布局,以应对新局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三三会18日在美福饭店举行2024年12月份例会,由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主持,并邀请“经济部次长”陈正祺以由“美中争霸看全球经济整合”为题进行主题演说。
陈正祺首先回顾美中经济互动的历史。他提到,美国在2017年即开始对中国大陆发动一系列贸易政策,包括“301调查”及“232钢铝关税”等,理由是中国大陆的经济行为构成对美国国家安全威胁。当时中国大陆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意图透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这一目标引发美国的高度警惕,并导致美国加强对中国大陆的围堵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对中政策是这场角力的起点。陈正祺指出,特朗普以贸易逆差问题为由,采取激进的单边措施,例如普遍关税的征收,以及对特定中国大陆企业的限制。他形容特朗普的政策具有强制性和不常规性,例如通过提高关税迫使盟国结盟,或以美国市场准入为诱因换取技术合作。这些举措一方面成功遏制中国大陆的部分产业发展,但也在全球引发贸易报复风险,甚至挑起盟邦内部的价值观分歧。
陈正祺指出,拜登政府虽然在手段上有所调整,但在对中政策的大方向上延续了特朗普的路线。拜登提出的供应链重组计划针对包括半导体、制药及量子技术在内的关键产业,强调供应链的安全与自主。与此同时,美国与其盟友,例如日本、韩国及欧盟,强化了在技术与经贸上的合作,以共同应对中国大陆的崛起。然而,陈正祺指出,拜登的政策更具包容性,例如以补助与协议为诱因,与盟邦达成更密切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