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震后一年:中国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安集镇风林村村民白正录(左二)与家人在新家中合影(12月12日摄)。(图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一年前,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损毁了白正录的房子,打破了他和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在活动板房里临时安身近一年后,49岁的他和家人在政府的帮助下搬进了重建的房屋,日子又安稳了。

  “房子共145平米,地段好,布局设计合理。”白正录介绍,楼房采用集中供暖,室内温度24℃,在家穿单衣也不冷,入住前三个月取暖费全免。

  白正录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从安集镇风林村大山深处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至山下平坦开阔的楼房集中安置点,出行更方便了。

  “儿子在县城开装载机,每天干完活就能回到家里,一个月能挣六千元左右。”白正录说。

  记者瞭解到,白正录所在的林坪村集中安置点还安置了其他十余个乡镇的千余户受灾群众。

  谈起重建速度,白正录竖起大拇指:“房子建得又快又好。”他深知,在地理位置偏远且夏秋两季多雨的积石山县,重建并非易事。

  积石山县地处甘青交界,高寒偏远,最高海拔超4000米,总人口仅28万人。这里曾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2020年正式告别贫困;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甘肃积石山县、青海海东市等两省部分地区数十万人不同程度受灾,151人死亡。

  今年3月,积石山县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其中住房重建的安置方式依据群众自愿及房屋受损情况,分为维修加固、原址重建、集中安置三种方式。

  短短数月间,在中国各方力量支援下,经过1.7万余名工人8个多月的轮班作业、昼夜施工,临夏州9.15万户维修加固、1.05万户原址重建住房建成入住,14个集中安置点1.04万套住房全部达到入住条件,路、水、电、暖、网实现“五通五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