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抗中牌反应冷 袁鹤龄盘点三大原因

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1月15日电(记者 方敬为)九合一选举投票倒数两周,民进党再打出“抗中保台”神主牌催票,但选民反应冷淡。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选民这次对所谓“抗中牌”相对无感,主要有三原因,包括两岸议题难影响地方选举、欠缺外部因素、绿营本身双重标准说服力不足等,让抗中保台的热度难以上升。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民进党年底地方选情不被看好,距离投票日只剩下最后两周,绿营近日开始打出“抗中保台”神主牌,试图凝聚选票,除了蔡英文在13日凯道大造势上亲自号召,独派团体也配合推出“不投降承诺书”,要求各党派候选人签署,并要选民认清谁有签署、谁没签署,藉此煽起“抗中”热度。但截至目前为止,相关策略似乎并没有产生涟漪。

  袁鹤龄表示,民进党每次选举惯性采取“抗中保台”的策略,尤其是选情相对告急的状态下,更是如此,这次当然也打出相同伎俩,包括蔡英文、赖清德、苏贞昌等府院巨头亲自呼吁,近期所谓“不投降承诺书”当然也是一种形式之一,但可以发现,这次选民普遍对于绿营的抗中诉求反应冷淡,未达到如2020年大选那样的风向带动,他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两岸议题难影响地方选举。袁鹤龄指出,虽然“抗中、抹红”的确会引起部分选民的注意,可是地方选举毕竟距离所谓的“统独”乃至于国际形势过于遥远,绝大多数的选民对于地方父母官、县市议员的选择意向,反而是比较关切民生议题。年底九合一选举终究是地方型选举,选民仍比较在意城市发展、经济条件、民生环境等面向,在此前提之下,绿营要操作“抗中保台”的效果就相对有限。   其次是,欠缺外部因素。袁鹤龄表示,绿营要操作抗中议题,有一大要素就是,中国大陆方面有些事态出现推波助澜的效果,以2020大选为例,当年就是因为香港发生反送中运动引起国际注目,民进党则趁势带起风向,透过外部因素的推力,起到抗中保台诉求的效应。

  他提到,但这次年底选举,虽然两岸情势仍然紧张,但某种层面而言,早已成为新常态,台湾人对绿营贩售“芒果乾(‘亡国感’)”已不再埋单。且多数选民反而会质疑,为何民进党长期执政,对内宣称要抗中保台,可是两岸情势却日益严峻?绿营这样的操作除了启人疑窦之外,也会引起选民的反感。

  最后则是,绿营本身双重标准、说服力不足。袁鹤龄说明,举凡台制高端新冠肺炎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委托具有中资背景的机构,民进党桃园市长候选人郑运鹏到中国大陆经商等,民进党对抗中保台的言行举止不一,十足的双冲标准,在在显示出,绿营对于所谓的“抗中”其实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选民看在眼里,自然心中会有一把尺。

  袁鹤龄说,观察民进党要员近来在脸书上发表有关“抗中保台”的贴文,网友在下方的留言大部分是以嘲讽居多,尤其是两岸情势不佳,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下,“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的意象反而更深植人心,绿营的抗中神主牌,随着民心思变已非过去那般强而有力。

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1月15日电(记者 方敬为)九合一选举投票倒数两周,民进党再打出“抗中保台”神主牌催票,但选民反应冷淡。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选民这次对所谓“抗中牌”相对无感,主要有三原因,包括两岸议题难影响地方选举、欠缺外部因素、绿营本身双重标准说服力不足等,让抗中保台的热度难以上升。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民进党年底地方选情不被看好,距离投票日只剩下最后两周,绿营近日开始打出“抗中保台”神主牌,试图凝聚选票,除了蔡英文在13日凯道大造势上亲自号召,独派团体也配合推出“不投降承诺书”,要求各党派候选人签署,并要选民认清谁有签署、谁没签署,藉此煽起“抗中”热度。但截至目前为止,相关策略似乎并没有产生涟漪。

  袁鹤龄表示,民进党每次选举惯性采取“抗中保台”的策略,尤其是选情相对告急的状态下,更是如此,这次当然也打出相同伎俩,包括蔡英文、赖清德、苏贞昌等府院巨头亲自呼吁,近期所谓“不投降承诺书”当然也是一种形式之一,但可以发现,这次选民普遍对于绿营的抗中诉求反应冷淡,未达到如2020年大选那样的风向带动,他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两岸议题难影响地方选举。袁鹤龄指出,虽然“抗中、抹红”的确会引起部分选民的注意,可是地方选举毕竟距离所谓的“统独”乃至于国际形势过于遥远,绝大多数的选民对于地方父母官、县市议员的选择意向,反而是比较关切民生议题。年底九合一选举终究是地方型选举,选民仍比较在意城市发展、经济条件、民生环境等面向,在此前提之下,绿营要操作“抗中保台”的效果就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