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访:彭韬谈赖歪曲历史操弄“台独”

彭韬(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海涵)近日,赖清德在“欧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刻意强调“欧战胜利”,忽略亚洲战场抗战胜利,歪曲二战历史,被岛内舆论批评为“充斥‘台独史观’”。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韬日前就此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他表示,赖清德当局歪曲二战历史,本质上是“台独”政治操弄的延续,其刻意割裂历史脉络、混淆是非的行径,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背叛民族大义,更严重地是挑战国际社会公认的二战胜利成果与战后秩序。

  以下是专访全文:

  赖清德讲话是延续所谓“敌国论” 操弄两岸对立

  中评社: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民进党当局却高调举行所谓“欧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且赖清德亲自出席并发表讲话,这在岛内系首次。您如何看待此举?

  彭韬:通观全文,赖清德讲话基本都在影射针对中国大陆。根本目的是延续所谓的“敌国论”,政治操弄“抗中保台”及两岸对立对抗;以所谓“民主”抨击大陆,贩卖所谓“价值观”优势;呼吁所谓盟友“支持”,趁机“倚外压陆”。赖清德此次讲话有以下几个意图:

  第一,联美拉欧,投靠西方敌对势力,共同施压中国大陆

  赖清德演说内容明显是指桑骂槐,处处针对中国大陆,暗指大陆有对台“动武”的打算。从赖清德演说内容可以看出赖清德除了一边倒向美国,还希望拉拢欧洲各国,一方面可以延续“抗中保台”“脱中入北”策略,争取西方势力同情和加强与北方国家的联系;另一方面则向欧洲递出“投名状”,投靠盟国,希望欧洲社会像支持乌克兰一样关注台海,支持台湾,并肩联手施压大陆所谓“威胁”。

彭韬(中评社图片)

  随着俄乌局势的局部缓和和停火协议达成,估计赖清德希望通过这番表态被欧洲接纳,展现台湾希望成为西方的合作伙伴,联合更多国家对抗中国大陆的心思一览无余。

  第二,趋炎附势,蹭流量热点,拒绝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5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以史为鉴共创未来》文章,提及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并称“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无论台湾岛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外部势力如何捣乱,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赖清德5月8日随即发表演说,当时正值中方高层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坐一席,出席了莫斯科的阅兵仪式之际。赖清德此举明显是想蹭大陆热点,藉此在国际上凸显与两岸对比,叫板挑衅大陆,刻画台湾所谓“反对吓阻”和“捍卫民主”的立场,正如其所说:“我们也正在共同经历对既有国际规则、自由开放的公平市场,种种灰色地带的侵扰、倾销、施压。”赖清德演说其实也是想借此否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公开拒绝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第三,转移矛盾焦点,强化岛内对“大罢免”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赖清德此时发表演说,也是正值岛内因其发动“大罢免”,引爆台湾社会撕裂对立,支持与反对者在街头对峙之时。一方面他面临凯道4月26日25万人“站出来,反独裁”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其指挥下,蓝营已经有29席“立委”达到10%的二阶段法定门槛。赖清德企图通过演说吸引台湾民众的视线,稀释民众对其不满和“独裁”的不良观感,将矛盾焦点进一步聚焦到其捍卫所谓“自由民主”的正当性,以坚持反对“集权”的姿态,来巩固绿营基本盘,蛊惑更多不明真相之人加入其“大罢免”行列。

彭韬(中评社图片)

  赖清德歪曲历史 为“台独”分裂铺路

  中评社:赖在讲话中刻意强调“欧战胜利”,忽略中华民族抗战胜利,更回避日本的侵略等。您如何看待赖当局对二战历史的歪曲?

  彭韬:按常理,台湾如果要纪念二战胜利日活动,从道义上首先应该要谴责或者清算德日等轴心国的军国主义罪行,但是台湾却对德国日本犯下的昭着罪恶视而不见,反而称“当年轴心国现在都成为100%的民主国家,并且享有真正的和平与繁荣,得到世界的尊敬”。如此罔顾事实,迎合盟友,舔跪美日,真是令人亲痛仇快。其次应该肯定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抗日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或者应该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三千万军民和和当时的“国民政府”所做的重大贡献。但是赖清德仍然只字未提,如此选择性失忆,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在我看来,赖清德当局对二战历史的歪曲,本质上是“台独”政治操弄的延续,其刻意割裂历史脉络、混淆是非的行径,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背叛民族大义,更严重地是挑战国际社会公认的二战胜利成果与战后秩序。

  首先,赖清德歪曲历史的政治本质是为“台独”分裂铺路。一是选择性叙事背后的分裂意图;赖清德在所谓“欧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刻意放大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叙事,却对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的贡献只字不提。这种“历史断章取义”的手法,旨在将台湾从中华民族抗战的整体叙事中剥离,为其“台独”主张披上“国际民主阵营”的外衣。国台办明确指出,其妄图将二战反法西斯的正义性与“台独”分裂勾当相提并论,实质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二是美化殖民统治的文化背叛;赖清德曾在公开场合宣称“台日感情像家人”,对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同胞遭受的屠杀、“皇民化运动”等暴行避而不谈,甚至将殖民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成“贡献”。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彻底背叛了台湾先烈的抗日牺牲,也暴露其“台独”势力为谋私利不惜数典忘祖的丑恶嘴脸。正如国台办所言,其行径“令人不齿”,是对民族尊严的公然践踏。   其次,赖当局对二战历史的歪曲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虚无主义,给两岸关系造成了严重危害。一方面,它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也是两岸同属一中的法理依据。赖清德当局通过歪曲历史,试图否定“九二共识”的历史根基,加剧两岸对立对抗。国台办强调,这种做法只会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境地,最终损害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挑战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合法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明确规定台湾属于中国,这是二战胜利的重要成果。赖清德回避日本侵略历史、淡化台湾光复的事实,实质是挑战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妄图为“台独”寻求所谓“国际空间”。这种行径不仅违背历史正义,更将台湾置于国际社会的对立面。

  再者,二战的历史真相不容篡改,正义力量也不可阻挡。这里涉及两点:一是中国战场的贡献不容抹杀,中国作为二战亚洲主战场,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70%以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光复正是这一胜利的直接结果。赖清德的言论完全无视历史事实,是对无数先烈英灵的亵渎。二是国际社会的正义共识不可动摇,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开罗宣言》等文件的权威性不容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国际人士和媒体指出,赖清德的“台独”挑衅是台海危机的根源。历史大势指明任何歪曲历史、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被彻底粉碎。正如国台办正告的,“80年前的中国能打败日本侵略者,80年后的今天,强盛的中华民族更不可能让台湾分裂出去”。

  综上,赖清德当局对二战历史的歪曲,是其“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历史不会因政治操弄而改变,两岸同胞对民族尊严的捍卫、对国家统一的追求,始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与台湾光复80周年的特殊时刻,赖清德之流更应认清形势:不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唯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才能真正维护台海和平与台湾同胞的福祉。

  赖炒作“民主对抗威权”是“倚外谋独”策略升级版   中评社:赖清德在讲话中再次借机炒作所谓“民主对抗威权”,并称“台湾与欧洲正共同面对新极权集团的威胁”,“不能坐视侵略”。您对此作何评价? 

  彭韬:赖清德近期炒作“民主对抗威权”叙事,将台湾与欧洲并列渲染所谓“新极权集团威胁”,本质上是其“倚外谋独”策略的升级版,也是对国际政治现实的恶意扭曲。这种言论不仅暴露其“台独”本质,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注定遭到历史唾弃。

  首先,从政治操弄来看,他将台湾与欧洲捆绑在所谓“民主阵营”,声称共同面对“新极权集团”威胁,这完全是混淆是非。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中国内政,而非意识形态对抗。赖清德刻意回避这一本质,妄图将台湾纳入美西方战略框架,实质是“倚外谋独”,最终只会让台湾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其次,从国际共识来看,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欧盟多次重申“只有一个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即便美国通过《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鼓噪对台支持,但国际社会对台湾属于中国的法理认定从未动摇。赖清德的言论在国际上缺乏法理支持,纯属自说自话。

  再者,从岛内民意来看,其分裂言论不得人心。最新民调显示,79.5%的台湾民众对其施政不满,其中40.5%明确反对其两岸政策。赖清德当局推行“经济台独”政策,人为阻断两岸经贸往来,直接冲击岛内经济命脉与民生。而“脱钩”将给台湾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赖清德推动的“非红供应链”等政策,既违背经济规律,又损害民生福祉,暴露其政策的虚伪性。

  最后,从历史教训来看,赖清德的言论与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行径一脉相承。他对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同胞遭受的屠杀、“皇民化运动”等暴行避而不谈。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彻底背叛了民族大义,也再次印证其“台独”本质。

  综上,赖清德炒作“民主对抗威权”,本质是将台湾绑上“倚外谋独”的战车,企图以意识形态对抗掩盖分裂本质。然而,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任何歪曲历史、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被彻底粉碎。正如国台办正告的,“80年前的中国能打败日本侵略者,80年后的今天,强盛的中华民族更不可能让台湾分裂出去”。赖清德之流若继续逆历史潮流而动,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台独史观”终会将台湾推向危险深渊

  中评社:有岛内舆论称,赖清德此举是为其“台独史观”服务。您认为,民进党构建的“台独史观”对于台湾的危害性何在? 

  彭韬:民进党构建的“台独史观”对台湾社会的危害是系统性、深层次的,其本质是通过篡改历史、割裂文化、制造对立来谋取政治私利,最终将台湾推向危险深渊,这种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扭曲历史认知,毒害青年一代。民进党通过修改课纲、重构历史叙事,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剥离,甚至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淡化两岸血缘与法理联系。例如,2025年台行政机构将占台湾人口96%的“汉人”改称“其余人口”,企图抹杀中华民族主体地位,这种操作导致台湾青年对中华历史淡忘,价值观错乱。更严重的是,教育政策被政治化,教育被当局操弄成为“台独”认同的工具。2025年学测语文满级分人数创15年新低,教师批评课纲删减文言文导致学生文史能力弱化,而这正是“去中国化”教育的直接后果。

  第二,撕裂社会共识,加剧族群对立。“台独史观”将台湾社会塑造成“被压迫者”,煽动“本省人”与“外省人”对立,甚至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与中华文化割裂。例如,民进党将闽南语改称“台湾台语”,试图切断与福建的文化脐带。这种操弄导致台湾社会陷入 “统独”意识形态对抗,加剧政治极化。

  第三,损害经济民生,削弱发展根基。“台独史观”与其推动的“非红供应链”策略紧密关联,试图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却无视台湾每年对大陆贸易顺差超800亿美元的现实。更讽刺的是,新台币近期急速升值冲击出口产业,而民进党当局的“抗中”路线使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中日益边缘化,民众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前景黯淡。   第四,破坏两岸关系,危及台海和平。“台独史观”将两岸关系扭曲为“国家对抗”,赖清德公然将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炒作“民主对抗威权”叙事,企图裹挟台湾民众支持“台独”分裂。这种言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挑战国际法基础,直接导致两岸交流合作停滞,军事紧张升级,让台湾陷入兵凶战危境地。

  第五,背离国际共识,丧失发展机遇。尽管美西方个别势力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不断,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牢不可破。欧盟多次重申“只有一个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世界上已有183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赖清德试图裹挟欧洲的言论在国际上难获共鸣,反而使台湾在国际场合“孤掌难鸣”。

  维护国家统一是不可动摇的历史铁律

  中评社:日前,习近平主席发文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进党当局却批颠倒是非。国台办发言人今日在回应赖清德讲话中也再度予以强调申明。您认为应该如何帮助台湾民众认清这段历史事实?

  彭韬:要帮助台湾民众认清这段历史事实,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历史教育体系;学校将甲午割台、《开罗宣言》等关键史实纳入教育,通过多种形式还原台陆历史脉络。社会层面博物馆可办国际法文件展,同时警惕民进党“去中国化”课纲危害,修正教材、恢复正确叙事。

  二是优化媒体传播策略;主流媒体应制作专题纪录片,辅之新媒体开发互动产品,向年轻群体传播《开罗宣言》等揭示历史真相、深度解读台湾回归的国际法。打破“台独”信息茧房,通过国际媒体传播台湾属中国的国际共识。   三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一方面在学术上推动两岸学者联合研究,聚焦“台独史观”批判;在民间民间交流上扩大青年互访、基层参访,强化两岸同胞情感联结。

  四是依托国际平台发声;在国际会议邀台湾代表参与,结合二战胜利契机展示文件法律效力,通过联合国等渠道重申台湾问题国际法地位,揭露“两岸一中”法理性的不容挑战。

  五是仪式化记忆建构;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节点举办仪式,强化集体记忆。同时主题活动可结合地方特色,让民众理解台湾光复意义,以及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篡改历史行径将被清算这一事实依据。

  中评社: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您认为,两岸同胞应当从中汲取哪些历史智慧?

  彭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深刻启示两岸同胞,必须从共同的苦难与胜利中汲取智慧,筑牢民族复兴的根基。我认为,两岸同胞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汲取启示: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不可动摇的历史铁律。1945年台湾光复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认的二战胜利成果。80年前,中国军民以3500万伤亡的代价捍卫国家主权,终结了日本殖民统治;80年后,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重蹈历史覆辙。当前民进党当局篡改课纲、淡化“光复”历史,甚至将占台湾人口96%的“汉人”改称“其余人口”,本质是对这一铁律的公然挑衅。两岸同胞必须共同维护《开罗宣言》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绝不容许“台独”割裂历史法理纽带。

  第二,团结御侮是战胜一切危机的根本保障。抗战时期,台湾同胞与大陆军民血脉相连、共赴国难;从雾社起义到台籍志士组建“台湾义勇队”参战,从“欲救台湾,先救祖国”的呐喊到50万台湾同胞投身抗战,历史证明分裂必遭外侮,团结方能图强。当前赖清德当局煽动“两岸对抗”,制定“赖十七条”实施“绿色恐怖”,甚至将大陆惠台政策歪曲为“统战”,实质是破坏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两岸同胞应铭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教训,超越政治分歧,在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上形成最广泛共识。   第三,反对外来干涉是维护民族尊严的必然选择。二战的胜利成果不容篡改,但美国近期通过“台湾保证实施法案”等涉台法案,试图否定联大第2758号决议,为“挟台遏华”公开背书。这种霸权行径与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形成勾连,严重威胁台海和平。两岸同胞需警惕外来干涉和外部势力将台湾沦为“棋子”的图谋,中国终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而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的行径注定不会成功。

  第四,文化认同是民族存续的精神命脉。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教育,将闽南语改称“台湾台语”,将孔子视为“外国人”,其本质是割裂两岸文化脐带。然而,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根基:从台胞参与大陆清明祭英烈到统派发起“挺陆配”游行,民间交流始终是破局“台独”意识形态的关键。两岸应携手挖掘抗战历史资源,以中华民族史观建构对台话语体系,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中华认同。

  第五,以史为鉴方能开创和平未来。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大陆已发布纪念活动标识,也将举办阅兵等系列纪念活动,号召民众不忘历史,珍爱和平。而赖清德却率领大批官员祭拜日本殖民者八田与一,还妄称“台日如家人”。这种“亲日媚外”的行径暴露其“精神殖民”本质。两岸同胞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才能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同时两岸同胞只有深化交流合作,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唯有团结一心,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实现台海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彭韬(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海涵)近日,赖清德在“欧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刻意强调“欧战胜利”,忽略亚洲战场抗战胜利,歪曲二战历史,被岛内舆论批评为“充斥‘台独史观’”。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韬日前就此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他表示,赖清德当局歪曲二战历史,本质上是“台独”政治操弄的延续,其刻意割裂历史脉络、混淆是非的行径,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背叛民族大义,更严重地是挑战国际社会公认的二战胜利成果与战后秩序。

  以下是专访全文:

  赖清德讲话是延续所谓“敌国论” 操弄两岸对立

  中评社: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民进党当局却高调举行所谓“欧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且赖清德亲自出席并发表讲话,这在岛内系首次。您如何看待此举?

  彭韬:通观全文,赖清德讲话基本都在影射针对中国大陆。根本目的是延续所谓的“敌国论”,政治操弄“抗中保台”及两岸对立对抗;以所谓“民主”抨击大陆,贩卖所谓“价值观”优势;呼吁所谓盟友“支持”,趁机“倚外压陆”。赖清德此次讲话有以下几个意图:

  第一,联美拉欧,投靠西方敌对势力,共同施压中国大陆

  赖清德演说内容明显是指桑骂槐,处处针对中国大陆,暗指大陆有对台“动武”的打算。从赖清德演说内容可以看出赖清德除了一边倒向美国,还希望拉拢欧洲各国,一方面可以延续“抗中保台”“脱中入北”策略,争取西方势力同情和加强与北方国家的联系;另一方面则向欧洲递出“投名状”,投靠盟国,希望欧洲社会像支持乌克兰一样关注台海,支持台湾,并肩联手施压大陆所谓“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