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庆语中评:远离战争才可能有亚洲共同体

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徐兴庆。(中评社 卢诚辉摄)

  中评社新竹12月10日电(记者 卢诚辉)长年反战并推动亚洲共同体思维的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徐兴庆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亚洲共同体喊了一百多年到现在仍没着落,主因就是受到全球战乱不断的影响,反观欧洲在经过一战和二战的洗礼后便催生了欧盟的产生,而亚洲56国何时才能觉醒?让亚洲共同体成为可能,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徐兴庆认为,亚洲共同体若要成为可能,就要跳脱敏感的政治和经济等问题,从文化与教育的领域来思考才有机会实现,而远离战争更是首要目标。未来若能在RCEP的既有架构和基础上去发展,让亚洲各国觉醒,不再陷入彼此斗争与战争的泥沼,或许有朝一日才有可能在欧元之外看到“亚币”的诞生。

  徐兴庆,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博士、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文化大学校长,现任东吴大学端木恺校长讲座教授、日文系专任客座教授、文化大学董事兼日文系特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兼任教授。

  徐兴庆指出,亚洲共同体是一个设想中的区域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都只是一个概念和口号,最早从2000年开始就有亚洲国家陆续提出不同版本的亚洲共同体概念,而日本在2009年也曾试图推广亚洲共同体的构想,想效仿欧盟,在东亚、南亚和大洋洲间建立合作关系,但因为当时排除了美国等东亚区域以外的国家加入,因而引起美国的警惕。

  他提到,日本后来也对亚洲共同体的范围重新界定,包括东南亚国协、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等国都是合作的对象,同时也不排斥共同体以外的国家加入。而目前比较接近亚洲共同体概念的区域组织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只是离亚洲共同体的真正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徐兴庆日前到新竹中华大学演讲。(中评社 卢诚辉摄)

  徐兴庆以欧盟当作对比说,欧盟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当时只有6个成员国参加,后来经过多次转变直到1993年《马斯垂克条约》生效后,欧盟才正式成形,并逐渐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直到现在欧盟已有27个成员国。

  徐兴庆分析,欧盟之所以能够成立,主因是欧洲国家在过去一战和二战期间的死伤都很惨重,受到战争冲击的影响远胜于亚洲和太平洋战争,因此最后催生了欧盟的成立,欧元也早已成为欧洲共通的货币。

  他感叹,但亚洲共同体呢?喊了一百多年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主因是亚洲56个国家的背景都很复杂,要谈到拢实在不容易,光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就存在包括战争、历史和领土等矛盾问题,这些都很难解决。

  徐兴庆认为,亚洲共同体若要成为可能,就要跳脱敏感的政治和经济等问题,从文化与教育的领域来思考才有机会实现,而远离战争更是首要目标。未来若能在RCEP的既有架构和基础上去发展,让亚洲各国觉醒,不再陷入彼此斗争与战争的泥沼,或许有朝一日才有可能在欧元之外看到“亚币”的诞生。

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徐兴庆。(中评社 卢诚辉摄)

  中评社新竹12月10日电(记者 卢诚辉)长年反战并推动亚洲共同体思维的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徐兴庆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亚洲共同体喊了一百多年到现在仍没着落,主因就是受到全球战乱不断的影响,反观欧洲在经过一战和二战的洗礼后便催生了欧盟的产生,而亚洲56国何时才能觉醒?让亚洲共同体成为可能,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徐兴庆认为,亚洲共同体若要成为可能,就要跳脱敏感的政治和经济等问题,从文化与教育的领域来思考才有机会实现,而远离战争更是首要目标。未来若能在RCEP的既有架构和基础上去发展,让亚洲各国觉醒,不再陷入彼此斗争与战争的泥沼,或许有朝一日才有可能在欧元之外看到“亚币”的诞生。

  徐兴庆,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博士、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文化大学校长,现任东吴大学端木恺校长讲座教授、日文系专任客座教授、文化大学董事兼日文系特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兼任教授。

  徐兴庆指出,亚洲共同体是一个设想中的区域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都只是一个概念和口号,最早从2000年开始就有亚洲国家陆续提出不同版本的亚洲共同体概念,而日本在2009年也曾试图推广亚洲共同体的构想,想效仿欧盟,在东亚、南亚和大洋洲间建立合作关系,但因为当时排除了美国等东亚区域以外的国家加入,因而引起美国的警惕。

  他提到,日本后来也对亚洲共同体的范围重新界定,包括东南亚国协、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等国都是合作的对象,同时也不排斥共同体以外的国家加入。而目前比较接近亚洲共同体概念的区域组织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只是离亚洲共同体的真正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