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团体和议员呼吁施政报告对妇幼增加关注
中评社香港10月27日电(记者陆文煜)10月26日中午一时许,香港十一关爱协会等多个团体组成的“妇女压力关注组”在立法会大楼外演讲,呼吁政府在施政报告中进一步惠及妇女儿童群体。
继昨日公布妇女压力调查,香港十一关爱协会、葵青妇女网络、郭芙蓉区议员、梁嘉铭区议员等团体组成的“妇女压力关注组”(下称关注组),立法会议员葛佩帆、立法会议员陈凯欣今日向教育局及劳福局发起请愿行动,促请当局完善妇女政策,并于稍后记者会上提出相关建议。现场议员呼吁,现今香港女性扮演着双职甚或多重角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身心俱疲,承受压力非笔墨所能形容。惟政府近日推出的施政报告未能充分惠及妇女儿童群体,在某程度上忽视了妇女的需要,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问题。
香港十一关爱协会负责人Anka强调,妇女长期面对子女、经济、工作及夫妻关系等压力,既未得到应有的支援,亦因种种原因不敢提出自己的困境,政府应协助找出家庭、妇女压力来源。
郭芙蓉区议员表示,不少受访妇女强调希望自力更生,外出工作增加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唯照顾小孩的家庭责任成为障碍,呼吁当局和学校善用校舍完善托儿服务,例如让学童课后留在学校举办促进全人发展的活动,协助妇女免除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重返工作岗位,并让她们下班后才接回孩子。她建议政府推行“地区树洞计划”,在社区设情绪辅导支援站,帮助地区妇女宣泄情绪,并期盼即将推出的“十八区地区关爱队”参与服务,针对妇女压力提出支援。
梁嘉铭区议员则提到妇女面对压力往往孤立无援,既想出外工作,但社区托儿服务不足,加上聘请外佣往往衍生争议,敦促政府检视并完善外籍家庭佣工政策,做好监管不良外雇及外雇中介公司的工作。
立法会议员葛佩帆表示,社会生活节奏急促,深深体会到妇女身兼多职,扶老携幼,岂止能顶半边天?她指出社会托儿服务不足问题已提及十多年,即或有托儿服务,设施地点亦不方便到达,家长未必会选用现有服务,以致出现服务错配的现象。而社区保姆计划是有津贴的义工服务,被部分市民质疑可靠性及专业性,期望藉是次记者会再次唤起社会关注,政府能尽快优化妇女政策。此外,有感家长身为照顾者的无助及仿徨,她期望政府尽快加强照顾者支援,重视照顾者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及对社会承担及贡献。
立法会议员陈凯欣以过来人身份分享经验,当年小朋友出世6个月后,她获邀加入政府问责团队,内心经历挣扎,既要履行亲职责任,又想发挥才能,故当时亦感到仿徨;自己幸得家庭的支援,但就认为不是每位妇女都能得到家人支援,因此托儿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她期望新一届政府能关注妇女面对压力。她亦促请政府研究基层医疗服务能涵盖妇女情绪支援,让妇女获得幸福感。
中评社香港10月27日电(记者陆文煜)10月26日中午一时许,香港十一关爱协会等多个团体组成的“妇女压力关注组”在立法会大楼外演讲,呼吁政府在施政报告中进一步惠及妇女儿童群体。
继昨日公布妇女压力调查,香港十一关爱协会、葵青妇女网络、郭芙蓉区议员、梁嘉铭区议员等团体组成的“妇女压力关注组”(下称关注组),立法会议员葛佩帆、立法会议员陈凯欣今日向教育局及劳福局发起请愿行动,促请当局完善妇女政策,并于稍后记者会上提出相关建议。现场议员呼吁,现今香港女性扮演着双职甚或多重角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身心俱疲,承受压力非笔墨所能形容。惟政府近日推出的施政报告未能充分惠及妇女儿童群体,在某程度上忽视了妇女的需要,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问题。
香港十一关爱协会负责人Anka强调,妇女长期面对子女、经济、工作及夫妻关系等压力,既未得到应有的支援,亦因种种原因不敢提出自己的困境,政府应协助找出家庭、妇女压力来源。
郭芙蓉区议员表示,不少受访妇女强调希望自力更生,外出工作增加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唯照顾小孩的家庭责任成为障碍,呼吁当局和学校善用校舍完善托儿服务,例如让学童课后留在学校举办促进全人发展的活动,协助妇女免除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重返工作岗位,并让她们下班后才接回孩子。她建议政府推行“地区树洞计划”,在社区设情绪辅导支援站,帮助地区妇女宣泄情绪,并期盼即将推出的“十八区地区关爱队”参与服务,针对妇女压力提出支援。
梁嘉铭区议员则提到妇女面对压力往往孤立无援,既想出外工作,但社区托儿服务不足,加上聘请外佣往往衍生争议,敦促政府检视并完善外籍家庭佣工政策,做好监管不良外雇及外雇中介公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