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黎智英“单独密会”蓬佩奥说明了什么?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网评:“单独密会”蓬佩奥说明了什么?

  来源:大公报 作者:范理云

  黎智英案件的庭审不断有“猛料”爆出。尽管黎智英在几天的自辩过程中,不断以“不知道”、“不记得”、“不认识”来回应关键问题,但在27日庭审期间,他却自爆了一个从未见报的消息,这就是2019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蓬佩奥曾与他会面。

  这场会见非比寻常之处在于,单单见黎智英一人,甚至连黎智英的亲信Mark Simon也要“门外等”。到底是讲了什么要如此神秘,神秘到连如此好出风头的黎智英当年都没有公开具体情况?神秘到连美方都不敢发一张会见的照片出来?

  据香港媒体报导,11月27日,黎智英接受辩方大律师主问时表示,2019年7月他跟助手Mark Simon前往华盛顿跟蓬佩奥见面,但Mark Simon不获准进入会面房间,需在门外等候,会上亦无记者在场,会面期间只得他和蓬佩奥共处一室。黎续说,若他无记错,他不曾于会上提及制裁。

  其后,辩方大律师引述2019年7月25日刊出的一篇《苹果》报导,指黎访美后于一个网台节目称,他曾被蓬佩奥问及“美国可以怎做”,黎答谓美国可制裁有份镇压和打击社运的香港和内地领袖。庭上黎智英最终说:“事件被报导出来,就是事实。”

  请注意,上述审讯期间的对话,透露了重要信息。

  会见“规格”高得出奇

  第一是会见“规格”高得出奇。回顾过去几年美国干预香港事务的例子,可以发现一条规律,这就是,但凡美国高官或政客与乱港势力会见,绝大多数都大张旗鼓、大肆宣传。   例如,2019年5月蓬佩奥会见李柱铭、罗冠聪、李卓人、吴霭仪、麦燕庭等人,据罗冠聪在一本书的忆述,几人到达大楼后,保安人员逐个核对多日前提交的护照资料,并要仔细搜身,花了半小时才可进入大楼内。进入会议室后,几人坐在桌的一边,蓬佩奥和幕僚坐在对面。不仅如此,2019年9月,佩洛西会见黄之锋等人,安排和事后都类似。

  显而易见,以高调会见方式去达到支持乱港势力的目的,是美国当局的惯常做法。但单单会见一个人,甚至要屏蔽所有其他人的见面,则是极其罕见的。若非有重要身份、重要任务、重大需要,贵为美国国务卿的蓬佩奥又岂会“拨冗相见”?

  事实上,回顾2019年至今,美当局“唯二”“单独会见”过的香港人只有2人:一个是罗冠聪,另一个就是黎智英。罗冠聪那次会面比较特殊,地点是在美国驻英大使馆,时间在2020年7月21日,但美方在会后公布了一张照片。

  唯独黎智英的那次会见,除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非常简短的几句话外,就没有任何消息,更无照片。直到5年后黎智英自述,外人才知道这是一次“单独密会”。到底会上谈了什么内容要如此神秘?众所周知,2019年7月是一道分水岭,修例风波之所以演变成黑色暴乱,正是从7月开始。到底这次会见与其后的香港形势有何关联?公众不得而知。

  第二,提出“制裁”的恶劣先例。黎智英在早前的作供时曾称,没有在访美其间谈到“制裁”一事。但庭上的对话已经清楚地说明,有人在“单独密会”期间“建议”美国制裁内地及香港特区官员。到底是“建议”还是“乞求”,外人不得而知,但事实却是,当年年底,美国通过所谓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对香港作出一系列的“制裁”决定。到底两者有无直接关连,在没有新的证据指证下,市民同样不得而知。

  市民不得而知,是因为许多事件真相未全面公布,但作为当事人,亲身经历了许多事件,黎智英“不记得”的次数和频率,则显得太多、太密。

  例如,2019年11月13日第二次见面、两日后的讯息,黎传送一张Twitter截图予陈梓华,当中提及“HKDC”(香港民主委员会)。辩方问,黎当时知道什么是“HKDC”?黎指“不记得”,现在亦“不知道”。

  事实真相已逐渐清晰

  黎在提问下确认,2019年11月16日曾向陈梓华发讯息,问及黑衣人身份。黎供称,当时认为黑衣人有些“捣乱”,怀疑他们是勇武派。黎又表示,他只听过“屠龙”,“不认识”其他小队。

  黎与陈除在WhatsApp讨论勇武派,亦讨论美国发生的事,如对话所述提到《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黎解释,陈亦关注香港示威运动,因此会谈及法案,但自己“不清楚”法案内容。至2019年11月27日,黎与陈在私家车内第三次会面。黎称“已忘记”会面中讨论过什么。

  “不记得”、“不知道”、“不认识”、“不清楚”、“已忘记”,黎智英的供词到底是否可信,最终要由法庭来判决,公众相信法官会作出公正的裁决。但从“单独密会”到“记忆不清”,随着庭审的推进,事实真相已逐渐清晰。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网评:“单独密会”蓬佩奥说明了什么?

  来源:大公报 作者:范理云

  黎智英案件的庭审不断有“猛料”爆出。尽管黎智英在几天的自辩过程中,不断以“不知道”、“不记得”、“不认识”来回应关键问题,但在27日庭审期间,他却自爆了一个从未见报的消息,这就是2019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蓬佩奥曾与他会面。

  这场会见非比寻常之处在于,单单见黎智英一人,甚至连黎智英的亲信Mark Simon也要“门外等”。到底是讲了什么要如此神秘,神秘到连如此好出风头的黎智英当年都没有公开具体情况?神秘到连美方都不敢发一张会见的照片出来?

  据香港媒体报导,11月27日,黎智英接受辩方大律师主问时表示,2019年7月他跟助手Mark Simon前往华盛顿跟蓬佩奥见面,但Mark Simon不获准进入会面房间,需在门外等候,会上亦无记者在场,会面期间只得他和蓬佩奥共处一室。黎续说,若他无记错,他不曾于会上提及制裁。

  其后,辩方大律师引述2019年7月25日刊出的一篇《苹果》报导,指黎访美后于一个网台节目称,他曾被蓬佩奥问及“美国可以怎做”,黎答谓美国可制裁有份镇压和打击社运的香港和内地领袖。庭上黎智英最终说:“事件被报导出来,就是事实。”

  请注意,上述审讯期间的对话,透露了重要信息。

  会见“规格”高得出奇

  第一是会见“规格”高得出奇。回顾过去几年美国干预香港事务的例子,可以发现一条规律,这就是,但凡美国高官或政客与乱港势力会见,绝大多数都大张旗鼓、大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