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泽民:特朗普将对中更强硬 也施压盟友
中评社台北11月8日电(记者 张颖齐)美国共和党总统当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将重返白宫执政,“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傅泽民7日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特朗普将筹组的外交、国防等国安团队,可能将会挑选对中国更强硬的鹰派人选,抗中基调将不变;另外也会施压给盟友,让盟友感到压力很大,此举也可能造成他国对特朗普怀抱不信任感以及紧张感。
针对特朗普对中国大陆态度方面,傅泽民表示,美国各界对特朗普即将筹组的国安团队议论纷纷,目前被猜测可能出任的人选,都有共同倾向,可能都会想给中国施以很大压力。在外交、国务卿人选方面,外界揣测有田纳西州参议员海格提(Bill Hagerty)、前驻德大使格瑞尼尔(Richard Grenell)、前国家安全顾问欧布莱恩(Robert O Brien),这三人共同性质都是鹰派、对中国态度强硬。
至于国防部长人选方面也有3人呼声高,傅泽民说,美国各界有预测可能是台湾人较熟知的佛州联邦众议员华兹(Mike Waltz),华兹对中政策也是采取强硬的取向,在对乌克兰议题上不会用很强硬的军事态度介入,不过也被说被挑选担任的机率还不太高;再来的人选是阿肯色州联邦参议员柯顿(Tom Cotton),柯顿强调美国要非常强、要有创意;然后还有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蓬佩奥的立场则广为人知。以上国务卿、国防部长人选无论是谁,对中国的竞争态势都不会有所改变,抗中政策的基调不变。
傅泽民分析,另外特朗普一定会立刻思考如何处理俄乌战争,各界评估看起来最有可能是直接打电话给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也有可能强制推动三方都被得迫接受的方案,但想必不会出现皆赢的开心结局,只能找出较为妥协的方式。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中国、印太战略有如何影响?傅泽民说,特朗普此次因是最后一届,因此使得他的政策必须快马加鞭推动,特朗普看起来将会对中国的商品加征60%高额关税,持续推动经济脱钩,与第一任时不会有太大差异,尤其是对中国的电子零件、汽车零组件、半导体产业等,但也因此会影响自己美国的企业及台湾企业。因此特朗普必须要将美国企业的供应链重新布局,看要如何对在外的美企祭出哪些优惠补助,强化美企回国的诱因。特朗普也会施压其他的企业,比如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也可能被邀请到德州再设厂,延伸更多成本。
傅泽民说,此外特朗普将会继续扩大防止可能用于军事技术的中国企业,比如过去有军民两用相关产品的企业,没被严格管制,特朗普或许将会采取更严格的方式,并加强外国的投资审查,以防范整个中国,都是要体现美国利益最优先为主。
在国际组织方面,傅泽民认为,特朗普也可能认为都是美国在保护其他国家,其他国家却没保护到美国利益,因此可能再撤出一些国际组织,那其他国家将承受压力。会强调盟友要共同负担成本,使得北约、甚或台湾都会感受到压力,比如就要求台湾增加“国防”预算比重。
他强调,特朗普会执行单边主义的信念,也会很喜欢给盟友施加压力,如今韩国、日本都压力山大,因此特朗普的外交风格,恐会造成他国对他的不信任感、紧张感,虽说美国不太可能把既有的盟友体系全都瓦解掉,但特朗普的不确定性的确高,其中台湾对特朗普来说,还是有利可图,所以要求增加“国防”预算投资。
“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7日在张荣发基金会举行“美国大选结果与新政府对外政策走向”座谈会,由“国策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田弘茂开场,第一场次“美国大选结果分析”由“国策研究院”执行长王宏仁担任主持人,引言人有台前驻美代表高硕泰、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叶耀元、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邱师仪、民进党籍台北市议员赵怡翔、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尹丽乔、与谈人汇理国际政策谘询集团董事长谭耀南。第二场次“新政府对外政策走向”主持人为“国策研究院”副院长郭育仁、引言人为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台新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暨永续长李镇宇、欧洲价值安全政策中心在台办事处主任叶皓勤(Marcin Jerzewski)、“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傅泽民、与谈人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范世平。
中评社台北11月8日电(记者 张颖齐)美国共和党总统当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将重返白宫执政,“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傅泽民7日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特朗普将筹组的外交、国防等国安团队,可能将会挑选对中国更强硬的鹰派人选,抗中基调将不变;另外也会施压给盟友,让盟友感到压力很大,此举也可能造成他国对特朗普怀抱不信任感以及紧张感。
针对特朗普对中国大陆态度方面,傅泽民表示,美国各界对特朗普即将筹组的国安团队议论纷纷,目前被猜测可能出任的人选,都有共同倾向,可能都会想给中国施以很大压力。在外交、国务卿人选方面,外界揣测有田纳西州参议员海格提(Bill Hagerty)、前驻德大使格瑞尼尔(Richard Grenell)、前国家安全顾问欧布莱恩(Robert O Brien),这三人共同性质都是鹰派、对中国态度强硬。
至于国防部长人选方面也有3人呼声高,傅泽民说,美国各界有预测可能是台湾人较熟知的佛州联邦众议员华兹(Mike Waltz),华兹对中政策也是采取强硬的取向,在对乌克兰议题上不会用很强硬的军事态度介入,不过也被说被挑选担任的机率还不太高;再来的人选是阿肯色州联邦参议员柯顿(Tom Cotton),柯顿强调美国要非常强、要有创意;然后还有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蓬佩奥的立场则广为人知。以上国务卿、国防部长人选无论是谁,对中国的竞争态势都不会有所改变,抗中政策的基调不变。
傅泽民分析,另外特朗普一定会立刻思考如何处理俄乌战争,各界评估看起来最有可能是直接打电话给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也有可能强制推动三方都被得迫接受的方案,但想必不会出现皆赢的开心结局,只能找出较为妥协的方式。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中国、印太战略有如何影响?傅泽民说,特朗普此次因是最后一届,因此使得他的政策必须快马加鞭推动,特朗普看起来将会对中国的商品加征60%高额关税,持续推动经济脱钩,与第一任时不会有太大差异,尤其是对中国的电子零件、汽车零组件、半导体产业等,但也因此会影响自己美国的企业及台湾企业。因此特朗普必须要将美国企业的供应链重新布局,看要如何对在外的美企祭出哪些优惠补助,强化美企回国的诱因。特朗普也会施压其他的企业,比如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也可能被邀请到德州再设厂,延伸更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