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投资120亿 拓展“低空经济”基建
中评社北京11月6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深圳向“低空经济第一城”加速迈进。11月5日,深圳召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启动会。大会以“低空新质 基建先行”为主题,提出加快建设全球首个完备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会上透露,预计2024-2026年,深圳低空设施投资额120亿元人民币以上,“十五五”期间,总投资可达200亿元以上。其中,低空起降基础设施至2026年将拥有逾1200个起降点;低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打造“低空大脑”(SILAS),计划11月下旬发布1.0版本。同时,加快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测试场等低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实时获取城市信息 精细化管理
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将推进建设全市域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表示,SILAS现已全面接入深圳市市域时空信息平台,能够快速、无缝地接入城市核心数据,实时获取涵盖建筑物模型、市政设施、行政区划等城市信息,并支持低空飞行活动的精细化管理。
李世鹏介绍,通过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平台,SILAS打造了基于数据的可计算空域,实现了对传统低空管理方式的创新升级,能够提供包括飞行活动申请、运行识别、交通态势信息、运行环境信息在内的基础飞行服务,同时具备空域划设、航路规划等核心管理功能。该院计划在年底发布SILAS 1.0a试运行版本,支持低空经济的安全、高效、规模化运行。
“5G+毫米波+卫星”破定位难题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为破解定位难题,目前深圳正在加速构建市域级“5G+毫米波+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建成5G基站8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发射亚太6D卫星,实现卫星宽带网络全天候覆盖;建成一批北斗卫星定位基准站,实现全市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为头部企业超10万架无人机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感知和定位服务。深圳搭建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的5G-A通感试验网络,在全市多个区域部署4.9G 128TR大张角通感设备和毫米波试验设备,开展低空物流航线防护、全运会场馆安防、消费级无人机监管等典型低空场景验证。
深圳市级监管平台全量接入三家电信运营商通感数据的城市,可在SILAS系统展现无人机经纬度、高度、距离、速度、方向等飞行状态感知信息。接下来,将新增建设5G-A基站超8000个,重点加强对600米以下低空网络覆盖,逐步形成以5G-A网络为主、卫星网络和民航专网为辅的空─天─地─海融合通信网络体系,全方位支撑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落地。
深圳开通216条无人机物流航线
5日,空军在京组织新闻发布会介绍庆祝空军成立75周年以及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有关信息。空军参谋部大校方奇勇表示,空军和民航部门将支持四川、海南、湖南、安徽、江西5省低空改革和深圳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深化低空改革放管服,建立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分类划设管理空域,简化审批流程。飞行计划审批时限,由5天压减至3天,紧急飞行即报即批,非管制空域提前两小时报备即飞。
目前,深圳已开通216条无人机物流航线,去年,无人机载货飞行量突破61万架次。
中评社北京11月6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深圳向“低空经济第一城”加速迈进。11月5日,深圳召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启动会。大会以“低空新质 基建先行”为主题,提出加快建设全球首个完备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会上透露,预计2024-2026年,深圳低空设施投资额120亿元人民币以上,“十五五”期间,总投资可达200亿元以上。其中,低空起降基础设施至2026年将拥有逾1200个起降点;低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打造“低空大脑”(SILAS),计划11月下旬发布1.0版本。同时,加快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测试场等低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实时获取城市信息 精细化管理
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将推进建设全市域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表示,SILAS现已全面接入深圳市市域时空信息平台,能够快速、无缝地接入城市核心数据,实时获取涵盖建筑物模型、市政设施、行政区划等城市信息,并支持低空飞行活动的精细化管理。
李世鹏介绍,通过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平台,SILAS打造了基于数据的可计算空域,实现了对传统低空管理方式的创新升级,能够提供包括飞行活动申请、运行识别、交通态势信息、运行环境信息在内的基础飞行服务,同时具备空域划设、航路规划等核心管理功能。该院计划在年底发布SILAS 1.0a试运行版本,支持低空经济的安全、高效、规模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