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中美欧三方关系迎深刻变化

  中评社北京11月7日电/网评:中美欧三方关系迎深刻变化

  来源:大公报 作者:宋鲁郑

  特朗普强势回归,特朗普取得的选举人票压倒哈里斯,打破此前各大民调的预测。如果说2016年大选是偶然,这一次则毫无争议。事实上回过头来看,如果不是突发疫情,2020年特朗普仍会当选。选举结果表明,今天的美国确实根本性的改变了,它不再是一个世界所习惯的所谓自由主义霸权,而是一个民粹主义主导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日趋衰落但仍然对世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霸主。总统大选虽然是它的国内事务,但却有很大的外溢效应。从大国博弈的角度,中欧关系备受其冲击。

  目前中美欧三方在实力和利益基础上存在较为稳定的结构性关系。

  从美国角度讲,它把中国当作头号对手全力遏制,它需要欧洲盟友的配合,甚至需要欧洲牺牲它的利益。比如不能使用中国的5G技术,不能向中国出售利润雄厚的芯片技术,最好全面和中国脱钩等。

  从中国角度讲,面对美国的打压,同样需要欧洲。既要避免欧洲完全倒向美国,还需要欧洲的市场和技术对中国开放。而且放眼全球,欧洲也是唯一一个能对美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区。比如2023年中美元首在旧金山峰会之后,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法国媒体就报导称是欧洲向拜登施加了巨大压力的结果。   欧洲会向中国靠近

  从欧洲的角度看,虽然它在三方的博弈位置最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美国对它的控制、自身丧失地缘政治思维、价值观束缚、严重的一体化障碍以及俄乌冲突等,导致它目前的处境最差。欧洲一方面需要借助中美博弈的历史机遇左右逢源、争取时间解决内部的问题,最终形成独立的一极。因此它竭力避免选边站。但另一方面,它和美国虽然是盟友,但双方关系并不平等。北约提供了安全,也把它对美国的从属地位制度化。它又很难摆脱美国的控制。

  目前欧洲面临多个重大挑战。内有一体化困境、经济缺乏竞争力和民粹主义崛起,外有战略自主、气候变化、俄乌冲突以及民粹主义的崛起。几乎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中国,而且在这些议题上,中国稳定而可靠。反观美国,如果是民主党执政,部分挑战还可以得到美国支持,但特朗普或者其他民粹主义者执政,美国在多种问题上就变成阻力。

  以上就是决定中美欧关系的结构性因素。不管美国哪一个政党获胜,都不会产生根本性改变,只会有技术性调整。重视价值观和盟友的哈里斯当选,欧洲会向美国更加靠近。奉行单边主义的特朗普当选,欧洲会向中国靠近。

  具体讲,特朗普当选会对中欧关系产生四大积极影响。一是欧洲强化战略自主的机会来临,欧洲对华政策有更多的自主权。一方面是由于单打独斗的美国放松或者不再对欧洲盟友施压以共同对付中国,欧洲可以更能根据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利益来处理对华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放弃大西洋主义,认为欧洲是包袱和占美国便宜的伙伴。二是美国从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议题退出,只剩下中欧两方携手合作。三是美国将同时对欧洲和中国进行贸易战、关税战,尽管力度不一,但效果却使得中欧双方共同面对。四是俄乌冲突会很快休战,中欧之间也由此减少了一个矛盾点。

  不过从全球角度讲,特朗普再度当选对世界格局最大的影响还在于对二战后形成的所谓自由主义霸权秩序的冲击,并进而深刻地影响到中欧关系。美国和昔日的欧洲霸主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战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建立了一个新秩序。即通过建立一套复杂的体系实现了国际秩序制度化和对霸主国权力约束的机制。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汲取历史教训、价值理念、特殊的地理位置外,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美国凭借自己制定制度的优势巩固自身的权力,并以此锁定其他国家,让这些国家的政策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向,从而将权力延续下去。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贸组织都扮演着这样的功能。

  二是美国既然遵守这套制度,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权力进行约束,而不能任意所为。这不但提升了美国所建立秩序的合法性,也使得其他实力较弱的大国愿意选择合作和顺应,因为这些国家同样可以借助这套制度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并在未来保留改革这一体系的可能性,这减少了美国统治世界的成本。   霸权主义的新形态

  从根本上讲,美国以及各国之所以遵守这套制度和接受约束,不是因为道德和价值观,而是利益使然。

  但特朗普认为美国已经是这个秩序的受损者:一方面中国成为这个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在美国看来已是其霸主地位的最大威胁。另一方面其他国家也借这个制度搭便车,而由美国承担成本。欧洲盟友多数国家长期军费投入低于GDP的2%、德国和美国有大量贸易顺差,甚至台湾地区占据全球高端芯片90%的市场都被当作证据。

  所以尽管美西方出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歪曲中国是修正主义者,试图挑战和颠覆现行国际秩序,但学界却一致认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才是修正主义者,世界正在呈现一个霸权国家积极妨害自身建立的国际秩序的戏剧性场面。这必然导致世界局势不稳定、公共产品减少、合作降低。

  对于中欧而言,双方要维持现行体系,更要面对美国妨害现行体系所带来的后果,这是双方更高的战略利益。当然,特朗普对现行体系破坏的有多大、他究竟是历史一瞬还是未来趋势,都决定着中欧关系能走到哪一步。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中评社北京11月7日电/网评:中美欧三方关系迎深刻变化

  来源:大公报 作者:宋鲁郑

  特朗普强势回归,特朗普取得的选举人票压倒哈里斯,打破此前各大民调的预测。如果说2016年大选是偶然,这一次则毫无争议。事实上回过头来看,如果不是突发疫情,2020年特朗普仍会当选。选举结果表明,今天的美国确实根本性的改变了,它不再是一个世界所习惯的所谓自由主义霸权,而是一个民粹主义主导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日趋衰落但仍然对世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霸主。总统大选虽然是它的国内事务,但却有很大的外溢效应。从大国博弈的角度,中欧关系备受其冲击。

  目前中美欧三方在实力和利益基础上存在较为稳定的结构性关系。

  从美国角度讲,它把中国当作头号对手全力遏制,它需要欧洲盟友的配合,甚至需要欧洲牺牲它的利益。比如不能使用中国的5G技术,不能向中国出售利润雄厚的芯片技术,最好全面和中国脱钩等。

  从中国角度讲,面对美国的打压,同样需要欧洲。既要避免欧洲完全倒向美国,还需要欧洲的市场和技术对中国开放。而且放眼全球,欧洲也是唯一一个能对美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区。比如2023年中美元首在旧金山峰会之后,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法国媒体就报导称是欧洲向拜登施加了巨大压力的结果。

钢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