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坤:特朗普的关税说对陆毫无吓阻力

“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10月31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30日在一场座谈会中指出,美中军事关系随着双方沟通机制的重启呈现稳定趋势,但台海局势依旧不容乐观。随着联合利剑演习的系列军事行动和中国大陆军事施压的逐步升级,显然美国战略模糊政策有所不足,而朗普近期说,若中国大陆“入侵”台湾将增加关税的主张,如同“邀请犯台”,恐导致更多军事压力加诸于台湾。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30日于政大国关中心国际会议厅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与两岸关系座谈会。由政治大学东亚所特聘教授、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贤主持,政治大学政治系、东亚所特聘教授寇健文、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德升、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刘复国、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峯和“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参加与谈。

  马振坤指出,中美两军互动在近年来愈加频繁,聚焦于台海及南海两大热点区域。针对台海局势,他强调,中国大陆解放军自去年起陆续展开“联合利剑”系列军演,并在今年进行了2024A和2024B两阶段演练,这些军演以攻台行动作为演习模拟。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并未如以往进行导弹试射,显示其重点转向提升对台湾的实际作战能力。

  马振坤接着提到,中美军事沟通机制已在今年内陆续恢复。自五月起,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及大陆国防部长董军在新加坡会晤后,双方持续加强军事联系。随后,美国白宫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访问北京,并与解放军高层进行会谈,确认军事沟通的重要性。此举已导致中美在双方军区层面的互动增多,并持续推动互相交流,期望避免擦枪走火,管控潜在分歧。马振坤认为,这些互动有助于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前维持中美军事关系的稳定。

  在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台海政策上,马振坤指出,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引发争议。特朗普曾表示,如中国大陆“入侵”台湾,美国将对中国大陆课征高达150%至200%的关税。马振坤批评此提案实际上可能无法吓阻,反而犹如“邀请犯台”,因其仅在经济层面惩罚中国大陆,而非实质防御台湾。相比之下,贺锦丽延续拜登政府的一中政策,并支持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但也受限于美国的“战略模糊”政策。

政大国关中心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与两岸关系座谈会。(中评社 俞敦平摄)

  马振坤接着表示,他认为美国长期推行的“战略模糊”政策,未能有效阻止中国大陆解放军的持续军事施压。解放军透过“蟒蛇战略”,逐步缩小对台海域的压力空间,透过军演和军事活动,测试美国的底线,并使台湾面临日益增长的军事压力。他强调,美国未能在大陆的“灰区行动”中提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导致台湾在美中对抗中处于被动地位,并引发台湾内部对美国承诺的质疑。

  展望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对未来台海情势的影响,马振坤指出,无论是民主党的贺锦丽或共和党的特朗普当选,双方在台海议题上皆可能持不同立场。贺锦丽表示将延续拜登政府的“一中政策”,支持台湾自我防卫,维持现状,并强化台美防卫合作。而特朗普则有意采取更激进的立场,曾明言若中国大陆“入侵”台湾将采取更严厉的经济惩罚,甚至威胁将对北京发动攻击。马振坤认为,贺锦丽的政策将延续美国过往的战略模糊,但特朗普若上台,可能会引发台海局势更激烈的动荡。

  最后,马振坤强调台湾“国防”需持续强化,以应对逐步升高的军事压力,并对军方目前积极进行的各项军事改革及演训表示肯定。他呼吁台湾社会加强对“国防”的支持,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10月31日电(记者 俞敦平)台湾“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30日在一场座谈会中指出,美中军事关系随着双方沟通机制的重启呈现稳定趋势,但台海局势依旧不容乐观。随着联合利剑演习的系列军事行动和中国大陆军事施压的逐步升级,显然美国战略模糊政策有所不足,而朗普近期说,若中国大陆“入侵”台湾将增加关税的主张,如同“邀请犯台”,恐导致更多军事压力加诸于台湾。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30日于政大国关中心国际会议厅举办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与两岸关系座谈会。由政治大学东亚所特聘教授、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贤主持,政治大学政治系、东亚所特聘教授寇健文、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德升、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刘复国、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峯和“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参加与谈。

  马振坤指出,中美两军互动在近年来愈加频繁,聚焦于台海及南海两大热点区域。针对台海局势,他强调,中国大陆解放军自去年起陆续展开“联合利剑”系列军演,并在今年进行了2024A和2024B两阶段演练,这些军演以攻台行动作为演习模拟。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并未如以往进行导弹试射,显示其重点转向提升对台湾的实际作战能力。

  马振坤接着提到,中美军事沟通机制已在今年内陆续恢复。自五月起,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及大陆国防部长董军在新加坡会晤后,双方持续加强军事联系。随后,美国白宫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访问北京,并与解放军高层进行会谈,确认军事沟通的重要性。此举已导致中美在双方军区层面的互动增多,并持续推动互相交流,期望避免擦枪走火,管控潜在分歧。马振坤认为,这些互动有助于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前维持中美军事关系的稳定。

  在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台海政策上,马振坤指出,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引发争议。特朗普曾表示,如中国大陆“入侵”台湾,美国将对中国大陆课征高达150%至200%的关税。马振坤批评此提案实际上可能无法吓阻,反而犹如“邀请犯台”,因其仅在经济层面惩罚中国大陆,而非实质防御台湾。相比之下,贺锦丽延续拜登政府的一中政策,并支持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但也受限于美国的“战略模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