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猴感染类鼻疽死 疑涉园内翻土工程

  中评社北京10月19日电/据大公报消息,香港动植物公园日前有9只猴子接连突然死亡,文体旅局局长杨润雄昨晚联同康文署、渔护署及卫生署会见传媒时指出,9只猴子死于感染类鼻疽,类鼻疽病菌不会经人传人、或动物传人传播,事件疑与本月初园区内农舍翻土工程,令猴子接触到带病菌的泥土而受感染;又或有已受感染而体内含有高浓度病菌的猴子,与其他猴子亲密接触而互相传染。而类鼻疽不会人传人,或动物传人传播。

  有市民和游客表示,不担心受传染,不会因此减少来公园游玩。\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文)麦润田(图) 麦润田、融媒组(视频)

  杨润雄表示,经相关部门对死亡猴子进行各种解剖、病理学诊断和化验,发现有关猴子的器官组织有大量类鼻疽伯克氏病菌,排除其他致死原因,如食物中毒或其他病毒,确定猴子是死于由类鼻疽伯克氏菌所引起的败血病。而类鼻疽一般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而感染,不会经人传人,或动物传人传播。

  他续指出,园区曾于本月初对农舍附近的花槽底进行翻土工程,或有员工穿着的鞋子沾有泥土,将泥土带进笼子,令有关猴子接触到病菌受感染;亦可能是已受感染、体内含有高浓度病菌的猴子,与其他猴子亲密接触后,互相传染。而类鼻疽伯克氏病菌在灵长类动物的潜伏期约10日,与工程时间脗合,推断9只猴子的死亡,与附近翻土工程有关。经化验相关泥土样本,初步结果呈阴性。

  杨续指,事件发生后,康文署周一(14日)已即时关闭了动植物公园的哺乳类动物区,并全面消毒及清洁涉事笼舍;安排员工穿着合适保护装备工作,经测试未发现有员工被感染,会继续密切留意园内的哺乳类动物情况。

  渔护署助理署长薛汉宗表示,解剖发现猴子的肝脏和脾脏异常及有大量细菌,化验后证实是类鼻疽病菌。该病菌常见于亚热带地区,一般存在于泥土和水,本港的动物也曾经有零星的感染个案,今次受感染的猴子属外来品种,据外国经验,这些猴子特别容易感染类鼻疽。猴子在死亡前两日,有食欲下降、较安静、反应慢的情况,兽医已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医治,惟猴子最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