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间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电力体制改革新台阶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10月15日,经过近1000天实践检验,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电力电量在省与省之间流动。

  自2015年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进程在各省快速推进。随着中长期交易逐步成熟,电力现货市场架构及市场机制建设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电力现货市场主要开展日前、日内、实时电能量交易和备用、调频等辅助服务交易。对用电客户来说,可以发现价格信息;对电网来说,电力现货市场为电力短期供需平衡提供了市场化手段;对新能源来说,电力现货市场能够兼容新能源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有利于扩大新能源消纳空间。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综合考虑我国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省间省内市场有效衔接等需求,经过多年探索实践,走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电网网情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路径。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德林介绍,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能有效反映市场供需,形成“能涨能跌”的市场化价格机制,反映出电能的时空价值。

  记者瞭解到,省间电力现货市场从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起步,自2022年1月试运行以来,市场范围由点到面、持续扩大,目前已覆盖国家电网和蒙西电网,有力促进了省间电力互济、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