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蹄疾步稳 共建“一带一路”迎新机
10月11日,伴随隆隆的汽笛轰鸣,满载着电梯、压力变送器等货品的跨里海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一路向西开往格鲁吉亚波季。
大道通天下,山海不为遥。今年7月3日,随着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线路的开通,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为一体的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多元立体格局正式建成。正是经由这条全长1.1万公里的重要动脉,2024年以来,中国的西安、南京、青岛、济南等城市先后开通了新的中欧班列车次,通达阿塞拜疆、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
报告显示,如今,从中国西安到德国曼海姆,通过这一走廊仅需29天,未来可进一步缩短至25天左右。由于每周班次已达到6至7列,这一路线在里海、黑海段相应优化为“专线专用”集装箱船,运输时间相比全程海运节省一半以上。
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实现重大进展的推动下,中欧班列持续提质升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截至2024年7月,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100多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10月11日实行的新货物列车运行图,中欧班列图定线路新增2条达93条。
与此同时,“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也稳步推进。
看海上,今年9月“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新增10条,总数量增加到132条,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个港口。看空中,中国至亚美尼亚首条定期航线、中国至卢森堡首条直飞客运航线,中国内地至沙特阿拉伯首条定期直飞客运航线等相继开通。由中国企业建设的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通航运营。“空中丝绸之路”覆盖范围持续拓展,承载能力愈来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