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香港重返国际三大金融中心,原因何在
来源:大公报 作者:郑裕丰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指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排名第三,投资环境排名第一。政府会不断改革,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一排名的回升不仅展示了香港金融体系的韧性,也反映了其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关键角色。这一成就来之不易,标志着香港在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国际认可。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一揽子计划,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些计划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通过不断改革,使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香港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致力于强化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香港积极增加人民币投资产品。港交所鼓励更多上市公司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枱,扩大人民币股票范围;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支持更多绿色和可持续离岸人民币债券在港发行,等等。
香港全力推动更多环球资金在港管理。一方面,促进私募基金透过港交所开拓新销售管道,争取与中东等地区的大型主权基金合作,共同出资成立基金,投资内地及其他地区的资产。另一方面,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容许投资住宅物业。此外,香港还将扩大税务宽减适用范围,增加基金及单一家族办公室享有税务宽减的合资格交易种类。目前,香港有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有望在2028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等。
国安法保障金融市场稳定
国家对香港的支持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重回全球排名第三的关键原因。中国证监会推动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强劲新活力。此举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来港,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本地大中型公司基本上市完毕,内地企业的赴港上市改变了香港股市的命运。如今,香港成为亚洲第四大股票市场,也是全球第八大股票市场,内地企业功不可没。近年来,虽然香港经历了社会动荡,但随着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社会秩序逐步恢复,这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了保障。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逐渐恢复,国际资本重新流入。
“一国两制”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一国”之内,国家利用香港独特优势,将大部分资本项目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试点放在香港,不断推出各项金融惠港政策,带动金融“引进来”“走出去”,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在“两制”之下,香港资本主义制度、资金自由流动、货币自由兑换、普通法体系等长期不变,发挥香港金融监管体系与国际基建连接优势,在金融新业态、新领域进行差异化创新,发挥“试验田”功能。
作为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香港一直扮演着“超级联系人”角色。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使得香港在外汇交易、债券发行等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位置。近年来,香港与内地还不断开发新的互联互通工具。2014年沪港通完“首秀”,2016年深港通正式启动,2019年债券通一级市场讯息平台上线。这些互联互通工具不仅把国际资金引到内地,同时也把内地资金引入香港,使香港股市“一直有活水流进来”,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言十分重要。
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注入活力
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为香港金融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了约80%的人民币国际支付。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近年规模在不断扩大,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清算额稳步提升。
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创新加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挥双向开放的桥梁作用,携手内地共同创新互联互通制度安排。无论是“股票通”“债券通”还是“互换通”,政策着力点由以政策驱动为主向市场驱动为主转变,由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升级。互联互通机制启动10年间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为香港金融市场不断注入活力。
总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重回全球第三,是对香港金融业发展成果的肯定。在新的起点上,香港将继续发挥优势,深化改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香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努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将继续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金融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大公报 作者:郑裕丰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指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排名第三,投资环境排名第一。政府会不断改革,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一排名的回升不仅展示了香港金融体系的韧性,也反映了其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关键角色。这一成就来之不易,标志着香港在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国际认可。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一揽子计划,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些计划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通过不断改革,使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香港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致力于强化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香港积极增加人民币投资产品。港交所鼓励更多上市公司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枱,扩大人民币股票范围;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支持更多绿色和可持续离岸人民币债券在港发行,等等。
香港全力推动更多环球资金在港管理。一方面,促进私募基金透过港交所开拓新销售管道,争取与中东等地区的大型主权基金合作,共同出资成立基金,投资内地及其他地区的资产。另一方面,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容许投资住宅物业。此外,香港还将扩大税务宽减适用范围,增加基金及单一家族办公室享有税务宽减的合资格交易种类。目前,香港有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有望在2028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等。
国安法保障金融市场稳定
国家对香港的支持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重回全球排名第三的关键原因。中国证监会推动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强劲新活力。此举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来港,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本地大中型公司基本上市完毕,内地企业的赴港上市改变了香港股市的命运。如今,香港成为亚洲第四大股票市场,也是全球第八大股票市场,内地企业功不可没。近年来,虽然香港经历了社会动荡,但随着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社会秩序逐步恢复,这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了保障。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逐渐恢复,国际资本重新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