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庞大商机 积极对接活水来
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内地和香港9日共同签署《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新修订的CEPA服务贸易协议在多个香港特别具优势的服务领域增添了开放措施,更通过多项制度创新,强化了两地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自2003年来,CEPA助力“香港制造”金字招牌,吸引外资来港投资。内地和香港更循序渐进地扩阔CEPA的内容和范畴,充分体现内地与香港互惠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两地长远的经济发展。香港社会各界普遍认同,CEPA及新修订的服贸协议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爱,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用好中央的惠港“大礼包”,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大公报记者 黄钇淼
2024年以来,中央接连推出一系列惠港措施,涵盖金融、文旅、区域合作等范畴,极大提振香港经济动能。新修订的CEPA服贸协议,在不少香港特别具优势的服务领域例如金融、建筑及相关工程、检测和认证、电信、电影、电视、旅游等都增添了开放措施,形式包括就企业的设立取消或放宽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就香港专业人士提供服务放宽资质要求;以及就香港服务输出内地市场放宽限制。
“协议反映出中央对香港的关爱。”旅游业议会主席徐王美伦说,新CEPA下的签证便利吸引更多海外邮轮客人以香港作为中转站,形成更大诱因吸引邮轮公司选择香港作为母港。
安永中国商业税务服务私人客户服务合伙人范家珩指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意味着更多的香港会计专业人士和企业将有机会进入内地市场,这将促进两地会计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会计服务作为专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港资港法港仲裁”加强信心
新协议的创新措施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下,大湾区试点城市注册的港资企业可协议选择使用香港或澳门法律为合同适用法,而在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注册的港资企业可选择香港或澳门为仲裁地。
有关安排充分发挥香港在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两地法律服务和争议解决专业的互补发展,为香港的法律专业人士在大湾区拓展业务提供更多机遇,同时推动大湾区建立更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惠及港资企业。
“港企对香港法律体系非常熟悉,允许港企按香港法律作为合同适用法律,使得企业在签订和执行合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法律后果,降低了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梁黄顾建筑师(香港)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卢建能说。
近9000种港产商品享受零关税
CEPA是一份开放及不断发展的自由贸易协议。自2003年6月29日签署以来,内地和香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扩阔CEPA的内容和范畴,不仅有助香港产品及服务开拓庞大的内地市场,同时促进两地长远的经济发展。
20年间,内地进口原产于香港商品货值由实施首年的8.6亿元增至2023年的61.1亿元,增长6.1倍。近9000种香港出产商品已享受进口零关税。享惠货物也从初期的月饼、枇杷膏、维他奶等传统港产货物,扩展到光纤、液压动力装置、自动化系统等港产高科技产品。
创冷科技(i2Cool)是一家专注于无电制冷节能新材料的香港公司,创冷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行政总裁朱毅豪认为,在内地建筑市场对绿色建材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的无电制冷技术产品,适用于多种建筑场景,将大有可为。
CEPA亦没有限制受惠者的资金来源。服务贸易方面,外来投资者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司,只要符合CEPA订明的香港服务提供者定义,可以利用CEPA开放措施到内地开展业务。新CEPA更取消了大部分行业的经营年期规定,强化香港的对外开放地位,有利香港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立法会议员林健锋预测,日后将有更多外资企业注册成为香港公司,并通过香港作为平台进军大湾区以至整个内地市场。
“CEPA大大降低香港企业和专业人士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亦增强了香港对境外企业的吸引力,使香港成为跨国公司拓展内地与亚洲业务的优先选项。”本港各大商会及商界人士纷纷指出并建议,香港要担当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用好香港“一国两制”及其固有优势,强化与东盟、中东、拉美国家的联系,吸引他们来港设立机构,再透过香港获得CEPA框架下进军内地市场的各种优惠。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香港人富有自强不息、拚搏向上、主动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一次次成功的内在基因。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作为香港的“当家人”,更要带领社会各界,用好中央的惠港政策,抓住机遇,继续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在世界大变局下,开创“逢变则兴”的光明未来。
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内地和香港9日共同签署《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新修订的CEPA服务贸易协议在多个香港特别具优势的服务领域增添了开放措施,更通过多项制度创新,强化了两地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自2003年来,CEPA助力“香港制造”金字招牌,吸引外资来港投资。内地和香港更循序渐进地扩阔CEPA的内容和范畴,充分体现内地与香港互惠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两地长远的经济发展。香港社会各界普遍认同,CEPA及新修订的服贸协议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爱,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用好中央的惠港“大礼包”,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大公报记者 黄钇淼
2024年以来,中央接连推出一系列惠港措施,涵盖金融、文旅、区域合作等范畴,极大提振香港经济动能。新修订的CEPA服贸协议,在不少香港特别具优势的服务领域例如金融、建筑及相关工程、检测和认证、电信、电影、电视、旅游等都增添了开放措施,形式包括就企业的设立取消或放宽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就香港专业人士提供服务放宽资质要求;以及就香港服务输出内地市场放宽限制。
“协议反映出中央对香港的关爱。”旅游业议会主席徐王美伦说,新CEPA下的签证便利吸引更多海外邮轮客人以香港作为中转站,形成更大诱因吸引邮轮公司选择香港作为母港。
安永中国商业税务服务私人客户服务合伙人范家珩指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意味着更多的香港会计专业人士和企业将有机会进入内地市场,这将促进两地会计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会计服务作为专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港资港法港仲裁”加强信心
新协议的创新措施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下,大湾区试点城市注册的港资企业可协议选择使用香港或澳门法律为合同适用法,而在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注册的港资企业可选择香港或澳门为仲裁地。
有关安排充分发挥香港在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两地法律服务和争议解决专业的互补发展,为香港的法律专业人士在大湾区拓展业务提供更多机遇,同时推动大湾区建立更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惠及港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