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研发投入大增 支撑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图

  中评社香港10月10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研发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2.44%,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社会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了“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中国研发经费总量增长幅度大,2011-2020年年均增长12.2%,去年增速达14.6%。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投入增速尤其迅速,去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达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比2011-2020年15.2%的年均增速增幅明显加大。中国从2013年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近6年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球研发经费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发投入强度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对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高到去年的2.44%。这一水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高于欧盟平均水准(2.2%),略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2.68%)。这一投入强度排名世界第13位,超过法国(2.35%)、英国(1.71%)。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经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有效支撑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了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3万亿元。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持续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明显提升。从国际上看,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国际排名第二位。2021年基础研究投入达1817.0亿元,较上年增长23.9%,增幅创近10年新高。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达到6.5%,已连续3年稳定在6%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中国企业研发经费规模排名全球第二位。

  数据显示,199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研发投入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2009年变为各占50%,2021年地方财政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5%。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背后离不开中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强劲支撑。

  中国研发经费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绝不能因此而飘飘然,因为美国的研发强度在2020年已提升至3.45%,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德国(3.14%)、日本(3.27%)、韩国(4.81%)等存在明显差距。此外,美日欧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基本保持在12%—23%之间,中国要达到与之相当的水平,仍需持续追赶。对此中国应有紧迫感,因为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增长步伐仍然太慢。按照目前的增速,就算美国原地徘徊,赶上美国也需34年。

  另外,中国各省市区的研发投入差距悬殊,这也制约了研发强度的进一步提升。除了北京遥遥领先以外,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省市的研发投入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准,但绝大多数省区的这一比重太低,如海南、广西、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区均不到1%。这也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的重要原因。

  未来中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进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与此同时还必须优化和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尤其要大幅提高基础研究的比例,才能更有力地支撑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图

  中评社香港10月10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研发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2.44%,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社会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了“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中国研发经费总量增长幅度大,2011-2020年年均增长12.2%,去年增速达14.6%。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投入增速尤其迅速,去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达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比2011-2020年15.2%的年均增速增幅明显加大。中国从2013年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近6年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球研发经费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发投入强度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对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高到去年的2.44%。这一水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高于欧盟平均水准(2.2%),略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2.68%)。这一投入强度排名世界第13位,超过法国(2.35%)、英国(1.71%)。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经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有效支撑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了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3万亿元。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持续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明显提升。从国际上看,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国际排名第二位。2021年基础研究投入达1817.0亿元,较上年增长23.9%,增幅创近10年新高。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达到6.5%,已连续3年稳定在6%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中国企业研发经费规模排名全球第二位。

  数据显示,199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研发投入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2009年变为各占50%,2021年地方财政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5%。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