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遗传患者 盼获药物名册资助

  中评社北京9月25日电/据大公报消息,全港约有数百名患者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希佩尔—林道病”,简称希林氏病(VHL),遗传率高达五成,患者脑部、脊椎、肾脏等或会无止境出现肿瘤,而最常见治疗方式是切除手术及放射治疗。本港现时约有20人适合使用新药,有效缩小肿瘤,减少做手术的次数及风险,惟新药费用约12万元一个月,普通家庭难以负担。有关注团体及议员促请政府,尽快将治疗VHL有效新药纳入医院管理局药物名册的资助范围,避免患者陷入“有药可医,但无钱可医”。

  现年72岁、患有罕见病VHL的吴先生,1987年首次病发,至今接受四次脑部手术,去年九月发现肾脏生长约四厘米肿瘤。他是退休公务员,去年11月起受政府资助试用新药,目前肿瘤已缩小及受到抑制,病情好转。他在六兄弟中排行第二,其中三兄弟已因脑肿瘤离世,他的小儿子也遗传VHL,于2020年因脑肿瘤离世。吴先生坦言,当初不知道VHL具遗传性,“如果早知道,就不会生小孩。”

  减少切除肿瘤手术风险

  吴先生同家族的两位侄子也遗传VHL,40岁的Matt自病发以来,眼睛、肾脏、脑部和脊椎都出现肿瘤,经历不同手术,Matt坦言,家人相继离世,自己单身无子女,感觉孤身作战,期望政府将VHL的“救命药”纳入药物名册,减轻经济负担。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王俊威表示,切除肿瘤手术等费用昂贵,重复诊断、治疗及手术对患者及医疗系统造成较大压力。数据显示,近年获批准的新药,能令肾肿瘤缩小67%,胰脏肿瘤缩小91%,中枢神经肿瘤缩小48%,减少手术和护理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